首页 > 骨科

骨折后的脚麻,是不是意味着在慢慢恢复呢?

| 1人回答 | 25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折后的脚麻,是不是意味着在慢慢恢复呢?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姚伟
姚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骨折后的脚麻并不一定意味着在恢复,可能是神经受损、血液循环受阻或长时间固定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防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1、神经受损
骨折过程中,神经可能受到直接损伤或因周围骨折位置压迫而受影响。若麻木感持续存在并伴随刺痛或对触觉异常敏感,可能与神经损伤有关。这种情况下,建议及时就医检查,通过神经传导检查明确诊断。如果确诊为神经损伤,可以考虑以下治疗方法:
使用维生素B1、B6和B12类药物促进神经修复;
进行周围神经电刺激疗法以帮助神经功能恢复;
神经压迫严重或断裂时,可选择手术松解或修复。
2、血液循环受阻
骨折后肢体可能因为肿胀、石膏固定过紧或长期卧床导致血流不畅,从而引起麻木感。这通常发生在骨折后初期或固定过程中。改进血液循环的建议如下:
调整石膏或夹板的松紧度,避免因过度压迫影响血流;
遵医嘱进行轻微的脚部活动,防止血栓形成;
可以根据医生指导佩戴医用弹力袜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3、固定导致的神经压迫或肌肉萎缩
长时间使用石膏、夹板等固定装置,可能压迫局部神经或因活动受限导致肌肉萎缩,引起麻木现象。这种情况一般在逐渐恢复活动后改善。可尝试以下措施:
按照康复医师建议进行专业指导下的物理治疗;
用温水浸泡或热敷麻木部位以加速局部血液循环;
康复期间多摄入优质蛋白质及富含矿物质的食物,为肌肉提供营养。
注意事项:如果骨折后脚麻持续加重、伴随剧烈疼痛或脚部颜色变紫,需警惕动脉供血不足等更为严重的情况,需立即就医。
脚麻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并非所有情况都提示恢复正常,需结合临床表现及时诊断。骨折恢复期间应定期复查,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合理安排饮食和休息,密切观察自身状况以确保全面恢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先天性脊椎裂怎么回事

先天性脊椎裂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不良、药物影响、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修复、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疏导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先天性脊椎裂与遗传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家族中有类似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治疗方法包括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必要时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2、环境因素:孕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辐射等环境因素可能增加胎儿患先天性脊椎裂的风险。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孕期环境安全。 3、营养不良:孕期缺乏叶酸、维生素B12等关键营养素可能导致胎儿神经管发育异常。建议孕妇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叶酸,保持均衡饮食。 4、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在孕期使用可能干扰胎儿正常发育,增加先天性脊椎裂的风险。孕妇应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服用可能有害的药物。 5、感染因素:孕期感染某些病毒或细菌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导致先天性脊椎裂。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避免接触感染源,保持个人卫生。 先天性脊椎裂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神经外科、康复科、心理科等。手术修复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需进行长期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功能训练等。药物治疗可能包括抗癫痫药物、肌肉松弛剂等,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情况由医生决定。心理疏导和支持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姿势,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