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纵隔子宫一般能怀孕,但可能增加流产、早产等风险。纵隔子宫属于子宫先天性发育异常,主要由胚胎期双侧副中肾管融合不全导致,临床表现为完全纵隔或不完全纵隔两种类型。
不完全纵隔子宫患者通常可自然受孕。纵隔组织未完全分隔宫腔,胚胎着床空间相对充足,妊娠成功率接近正常子宫。孕期需加强超声监测,关注胎盘位置及胎儿发育情况。若出现阴道流血、腹痛等先兆流产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保胎,必要时卧床休息。
完全纵隔子宫患者妊娠风险较高。纵隔组织将宫腔完全分隔为两部分,可能导致胚胎着床空间不足或胎盘血供异常。此类患者孕早期易发生流产,孕中晚期可能出现胎位异常、胎儿生长受限等问题。建议孕前通过宫腔镜手术切除纵隔,术后3-6个月评估宫腔形态后再计划妊娠。
纵隔子宫患者计划怀孕前应进行详细妇科检查,包括三维超声或核磁共振评估纵隔类型及宫腔形态。妊娠后需密切随访,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叶酸及维生素E有助于维持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