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宝宝皮肤发黄、眼白发黄可能由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胆道闭锁、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光疗、药物干预或手术治疗。
1、生理性黄疸: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导致胆红素代谢延迟,通常出生后2-3天出现,表现为轻度皮肤黄染。建议家长增加喂养频率促进排泄,多数无需特殊治疗可自行消退。
2、母乳性黄疸:母乳中某些成分可能抑制胆红素代谢,表现为出生1周后黄疸持续或加重。家长需遵医嘱暂停母乳喂养观察,必要时配合蓝光治疗,黄疸消退后可恢复母乳。
3、胆道闭锁:可能与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或围产期病毒感染有关,表现为进行性黄疸加重伴灰白色大便。需通过葛西手术或肝移植治疗,早期确诊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4、遗传代谢病:如G6PD缺乏症等基因缺陷导致红细胞易破裂,黄疸常伴随贫血、酱油色尿。家长需避免孩子接触樟脑丸等诱因,急性期需输血或换血治疗。
发现宝宝黄疸持续超过2周或手脚心发黄,家长应立即就医检查胆红素水平,日常注意观察喂养状态及大小便颜色变化。
小儿结膜炎可通过人工泪液冲洗、抗生素滴眼液、抗过敏药物、冷敷等方式治疗。结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异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1、人工泪液冲洗:生理性结膜炎或轻微刺激导致的眼睛红肿,可使用无菌人工泪液冲洗结膜囊。家长需每日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清洁患儿眼睑边缘。
2、抗生素滴眼液:细菌性结膜炎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感染有关,表现为黄色分泌物增多。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
3、抗过敏药物:过敏性结膜炎通常与花粉、尘螨接触有关,伴随剧烈瘙痒。建议家长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并保持室内环境清洁。
4、冷敷:病毒性结膜炎可能与腺病毒感染相关,出现水样分泌物和结膜出血。家长可用冷藏后的无菌纱布冷敷患儿眼睑,每次不超过5分钟。
治疗期间避免患儿揉眼,单独使用毛巾等物品,饮食宜清淡并补充维生素A。若出现畏光、视力下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