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尿毒症起红斑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尿毒症起红斑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尿毒症患者出现红斑可能与毒素蓄积、钙磷代谢紊乱、继发感染、药物过敏、皮肤干燥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毒素蓄积

尿毒症患者肾功能严重受损,体内尿素氮、肌酐等代谢废物无法有效排出,可能刺激皮肤产生炎症反应。典型表现为四肢或躯干对称性红斑,伴随顽固性瘙痒。治疗需加强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必要时可采用血液灌流联合治疗。皮肤护理建议使用尿素软膏、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避免抓挠导致感染。

2、钙磷代谢紊乱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导致皮肤钙盐沉积,形成坚硬的红色结节或斑块,常见于关节伸侧。需定期监测血钙、血磷水平,使用碳酸镧咀嚼片、司维拉姆片等磷结合剂,配合骨化三醇胶丸调节钙磷代谢。日常需限制高磷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乳制品等。

3、继发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发热、脓性分泌物。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联苯苄唑乳膏治疗,严重感染需静脉注射头孢呋辛钠、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透析导管部位需定期消毒。

4、药物过敏

部分患者对透析器膜材料、促红细胞生成素或抗生素等药物过敏,可能出现荨麻疹样红斑。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口服氯雷他定片、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抗过敏治疗。透析前应详细告知过敏史,建议进行生物相容性更好的高通量透析。

5、皮肤干燥

皮脂腺萎缩和汗液分泌减少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细碎鳞屑伴片状红斑。日常护理应选用无刺激的保湿剂如凡士林、维生素E乳,避免使用碱性肥皂。透析时控制超滤量防止脱水加重,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

尿毒症患者出现红斑需每日观察皮损变化,记录红斑形态、分布及伴随症状。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同时控制钾、磷含量,推荐食用冬瓜、白菜等低钾蔬菜。保持规律透析频率,避免擅自调整降压药或利尿剂剂量。若红斑持续扩大、出现水疱或发热,应立即联系透析中心进行急诊处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贫血尿酸高吃什么食物好

贫血合并尿酸高患者可适量食用猪肝、鸡蛋、西蓝花、樱桃、脱脂牛奶等食物,也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碳酸氢钠片、非布司他片、别嘌醇片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并规范用药。

一、食物

1、猪肝

猪肝富含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有助于改善缺铁性贫血。其嘌呤含量中等,需控制单次摄入量在50克以内,避免尿酸波动。建议焯水后清炒或煮汤,每周食用不超过2次。

2、鸡蛋

鸡蛋提供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12,对营养性贫血有改善作用。蛋黄含磷较高,肾功能异常者需限量。推荐每日1个全蛋,水煮或蒸蛋羹更利于营养保留。

3、西蓝花

西蓝花含维生素C和叶酸,可促进铁吸收并参与造血。作为低嘌呤蔬菜,适合尿酸高患者日常食用。建议焯水凉拌或清炒,每日摄入200-300克。

4、樱桃

樱桃富含花青素和钾元素,具有一定促尿酸排泄作用。其含铁量虽不高,但维生素C可提升膳食铁利用率。每日食用15-20颗为宜,避免与高糖食物同食。

5、脱脂牛奶

脱脂牛奶提供钙和维生素D,且几乎不含嘌呤。乳清蛋白可能帮助降低血尿酸水平。建议每日250-300毫升,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无乳糖配方。

二、药物

1、琥珀酸亚铁片

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可补充造血原料铁元素。用药期间需监测血清铁蛋白,避免过量导致胃肠刺激。忌与浓茶、咖啡同服以免影响吸收。

2、叶酸片

适用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参与DNA合成和红细胞成熟。长期服用可能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症状,需定期检测血液指标。

3、碳酸氢钠片

可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缓解高尿酸血症。过量可能引起代谢性碱中毒,需根据尿pH值调整剂量。

4、非布司他片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适用于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需警惕心血管事件风险,服药期间避免剧烈运动。

5、别嘌醇片

抑制尿酸合成的经典药物,对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用药初期建议配合小剂量秋水仙碱预防痛风发作。

贫血合并尿酸高患者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促进代谢废物排出。限制动物内脏、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增加全谷物和新鲜蔬菜摄入。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痛风。定期复查血常规、尿酸和肾功能指标,根据结果动态调整治疗方案。烹饪方式建议选择蒸煮炖,减少油脂和调味品使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