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根管治疗后出现轻微异味通常是正常的。根管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消毒药物、暂封材料或坏死组织分解可能产生短暂气味,多数在1-3天内逐渐消失。若伴随剧烈疼痛、肿胀或异味持续超过一周,需及时复诊排除感染。
根管治疗后的异味多与治疗过程相关。治疗时使用的次氯酸钠等冲洗液可能残留化学气味,氧化锌暂封材料遇唾液也可能产生金属味。牙髓腔内的坏死组织被清理后,少量残留物分解会释放硫化物气味。这些情况属于治疗后的正常反应,通过漱口和保持口腔卫生可缓解。部分患者因暂时性牙龈炎症导致口臭,通常随着炎症消退而减轻。
当异味伴随持续跳痛、牙龈脓包或发热时,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或根管再污染。未彻底清除的感染源在封闭牙冠后形成厌氧环境,导致腐败气味加重。牙齿隐裂或暂封材料脱落会使唾液渗入根管,加速有机物腐败。这类情况需立即打开根管重新消毒,必要时配合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或克林霉素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根管治疗后24小时内避免患侧咀嚼,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减少细菌滋生。选择软毛牙刷清洁治疗牙邻面,饭后用牙线清除食物残渣。若暂封材料部分脱落导致明显异味,可用无菌棉球覆盖并尽快就医。治疗期间减少吸烟、饮酒等刺激因素,适量饮用绿茶或多酚类饮品有助于抑制口腔异味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