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新生儿频繁吐奶怎么办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频繁吐奶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兰军良
兰军良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频繁吐奶,需要判断是生理性吐奶,还是病理性疾病导致,其处理方法不同。若是生理性频繁吐奶,可以将上身抬高,尽量保持在45℃,抱着宝宝喂奶。若躺着喂奶,需要给宝宝垫一下头部,保持一定角度使上身略高,以便于胃里的奶流到肠道。另外,在吃奶前,避免孩子哭闹或兴奋,也可以避免吞入很多空气。通常需要喂奶后抱起宝宝,抱在肩上,竖着轻拍后背,排出嗝后,再放下就不易吐奶。但如果是疾病导致的频繁吐奶,就需要去医院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耳朵里面有个小疙瘩怎么回事

小孩耳朵里面出现小疙瘩可能由外耳道炎、耳部皮脂腺囊肿、耳部疖肿、耳部湿疹、耳部外伤等原因引起。针对不同原因,可通过清洁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 1、外耳道炎:外耳道炎多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常表现为耳朵疼痛、瘙痒、分泌物增多。治疗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每日2-3次,每次2-3滴;或使用氟康唑滴耳液,每日1次,每次2滴。保持耳部干燥,避免用棉签过度清洁。 2、耳部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囊肿是皮脂腺分泌物堆积形成的囊肿,通常无痛,但可能感染。治疗可局部涂抹红霉素软膏,每日2次;若囊肿较大或感染,需手术切除。避免挤压囊肿,保持耳部清洁。 3、耳部疖肿:疖肿是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治疗可使用百多邦软膏,每日2次;若疖肿较大或化脓,需切开引流。保持耳部卫生,避免抓挠。 4、耳部湿疹: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表现为耳部皮肤红斑、丘疹、瘙痒。治疗可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2次;或口服氯雷他定糖浆,每日1次,每次5毫升。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耳部皮肤湿润。 5、耳部外伤:耳部外伤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或血肿,形成小疙瘩。治疗可局部冷敷,减少肿胀;若血肿较大,需穿刺抽吸。避免再次受伤,保持耳部清洁。 饮食上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瘦肉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过敏反应。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但需注意保护耳部,避免受凉或感染。定期清洁耳部,保持干燥,避免使用硬物掏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