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的骨折是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的骨折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程雷
程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的骨折主要有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血供不足部位的骨折、感染性骨折以及合并慢性疾病的骨折。

1、开放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由于软组织损伤严重,局部血供破坏明显,骨折端暴露易继发感染,导致骨折愈合所需的生物学环境受损。这类骨折常伴随血管神经损伤,需彻底清创并配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采用外固定支架或带血管蒂骨移植促进愈合。临床常用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等中成药辅助治疗。

2、粉碎性骨折

粉碎性骨折存在多个骨碎片,骨折端接触面积减少且稳定性差,机械刺激不足影响骨痂形成。常见于高能量创伤,需手术复位内固定恢复解剖结构,术后可能需辅以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严重者可选用骨肽注射液、鹿瓜多肽注射液等促进骨形成的药物。

3、血供不足部位骨折

股骨颈、距骨、腕舟骨等血供单一区域的骨折易发生延迟愈合。这些部位血管网稀疏,骨折后易发生缺血性骨坏死,需早期手术固定并避免负重。治疗可联合使用阿仑膦酸钠片、仙灵骨葆胶囊等抗骨吸收药物,必要时行带血管腓骨移植。

4、感染性骨折

骨髓炎或外伤后感染会导致炎性介质持续释放,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阻碍骨修复。需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持续引流并静脉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敏感抗生素,感染控制后可行Ilizarov骨搬运技术修复骨缺损。

5、合并慢性疾病骨折

糖尿病患者骨折愈合速度较慢,与高血糖抑制成骨细胞分化有关,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骨质疏松患者可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碳酸钙D3片等药物改善骨质量。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应评估骨折风险,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骨折延迟愈合患者需保证每日摄入1000-1200mg钙质和800-1000IU维生素D,适量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海产品。康复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负重训练,避免吸烟饮酒,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进度。若6个月内无愈合迹象,需考虑体外冲击波或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等干预措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压高于多少会头痛

血压高于140/90 mmHg时可能出现头痛症状。高血压引起的头痛通常与血管扩张、颅内压增高或脑血管痉挛有关。头痛可能是高血压的早期信号,也可能是病情加重的表现。当血压持续升高时,可能会对心、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需及时就医并进行规范治疗。 1、生理性因素:情绪波动、过度劳累或睡眠不足可能导致血压暂时升高,进而引发头痛。通过调整作息、保持情绪稳定、适当休息等方式,可以缓解症状。避免长时间熬夜或过度紧张,有助于预防血压波动。 2、饮食因素:高盐饮食、过量饮酒或咖啡因摄入过多可能使血压升高,导致头痛。减少盐分摄入,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限制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选择清淡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 3、环境因素:气温骤变、噪音污染或空气污染可能诱发血压升高,引起头痛。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极端环境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噪音干扰,有助于降低血压波动风险。 4、病理性因素:原发性高血压可能与遗传、肥胖、年龄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5 mg每日一次、缬沙坦胶囊80 mg每日一次或氢氯噻嗪片25 mg每日一次。 5、继发性因素:肾脏疾病、内分泌紊乱或药物副作用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引发头痛。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肾病患者需控制蛋白尿,内分泌紊乱患者需调节激素水平。必要时调整药物方案,避免使用可能升高血压的药物。 日常生活中,建议通过健康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方式维持血压稳定。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坚果等;运动上可选择散步、游泳、瑜伽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定期监测血压,如有异常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