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中药姜黄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抗炎抗氧化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胸胁刺痛、闭经痛经、风湿痹痛等症状。姜黄的主要作用包括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等。
1、行气止痛
姜黄中的姜黄素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组织充血肿胀,对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腹胀痛、跌打损伤有缓解作用。临床常用姜黄配伍郁金、川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或与当归、赤芍联用调理妇科瘀血证。使用姜黄饮片煎汤或制成姜黄胶囊需注意阴虚血热者慎用。
2、抗炎消肿
姜黄素通过阻断核因子κB通路降低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因子分泌,对类风湿关节炎、肠炎等慢性炎症疾病有改善效果。常见配伍包括与黄柏、苍术组成三妙丸治疗湿热痹证,或与金银花、连翘合用处理疮疡肿毒。外用可制成姜黄膏敷贴患处,皮肤破损处禁用。
3、调节血脂
姜黄能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排出,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适用于高脂血症患者辅助治疗,常与山楂、决明子配伍使用。姜黄素片需避免与抗凝药物同服,可能增强出血风险。脾胃虚弱者长期服用可能出现胃脘不适。
4、护肝利胆
姜黄可增加胆汁分泌量并改善胆汁成分,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提取物制成的姜黄素软胶囊常用于慢性胆囊炎辅助治疗,与茵陈、栀子配伍可增强利胆效果。胆道梗阻患者及孕妇禁用相关制剂。
5、抗氧化
姜黄素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维生素E的1.6倍,能减轻氧化应激导致的细胞损伤。适用于中老年人保健预防,可配伍黄芪、枸杞制成代茶饮。姜黄素肠溶片生物利用度较低,建议与黑胡椒素同服提高吸收率。
使用姜黄制剂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出现皮肤瘙痒、腹泻等不良反应需停药就医。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辨证使用,不可自行加大剂量。日常可适量食用含姜黄的咖喱等食物,但治疗用途仍需规范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