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2次阅读
小孩服用宝塔糖驱除蛔虫一般1-3天可见效。宝塔糖主要成分为磷酸哌嗪,通过麻痹虫体使其随粪便排出,具体见效时间与感染程度、个体代谢差异有关。若服药后3天未排出虫体或症状持续,建议家长及时就医复查。
宝塔糖常用于治疗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服药后多数患儿在24小时内会出现虫体排出,表现为粪便中可见白色线状虫体。轻度感染者可能单次服药即可见效,重度感染或虫体较多时可能需要重复用药。药物起效期间部分儿童可能出现轻微腹痛、恶心等反应,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服药后48小时内的排便情况,使用一次性手套检查粪便中是否含有虫体。服药期间应避免油腻饮食,保持清淡易消化食物摄入。建议将患儿内衣裤、床单用60℃以上热水烫洗,玩具等物品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家庭成员需同步做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规范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若患儿出现持续腹痛、呕吐、发热或服药后未见虫体排出,可能存在耐药虫株或混合感染,需由医生评估是否更换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等广谱驱虫药。日常应培养儿童不吸吮手指、不饮生水等习惯,定期修剪指甲。幼儿园等集体机构儿童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寄生虫筛查,流行地区可预防性服用驱虫药。
扁桃体手术后异常疼痛可能与手术创伤、神经敏感、感染等因素有关。扁桃体切除术会直接损伤咽喉部黏膜及周围组织,术后创面暴露、吞咽动作刺激以及炎症反应均可导致疼痛加剧。
1、手术创伤
扁桃体切除术需剥离扁桃体被膜,术中电凝或缝合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术后创面形成白色伪膜覆盖,黏膜下神经末梢暴露,吞咽时肌肉牵拉会直接刺激创面。疼痛多集中于术后1-3天,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栓剂等镇痛药物,避免进食过热或坚硬食物。
2、神经敏感
舌咽神经分支分布于扁桃体区域,手术操作可能导致神经末梢异常敏感。部分患者会出现放射性耳痛,表现为咽喉与耳部联动性刺痛。这种情况通常持续2-5天,可通过冰敷颈部、使用利多卡因喷雾局部麻醉缓解。若疼痛超过1周需排除神经损伤。
3、创面感染
术后伪膜脱落期易继发细菌感染,常见致病菌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时疼痛呈搏动性加剧,伴随发热、口臭及颈部淋巴结肿大。需就医进行创面分泌物培养,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洁口腔。
4、肌肉痉挛
咽喉部肌肉因手术刺激可能发生反射性痉挛,表现为持续性钝痛伴吞咽梗阻感。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凉流食,避免突然转头动作。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盐酸替扎尼定片缓解肌紧张,配合颈部轻柔按摩。
5、伪膜脱落
术后5-7天伪膜开始脱落,暴露出新生肉芽组织,此时接触食物或唾液会产生烧灼样疼痛。此阶段需加强口腔护理,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黏膜修复,疼痛明显者可临时含服苯佐卡因含片。
术后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常温流质或软食如米汤、蒸蛋等,避免酸辣刺激性食物。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减少局部充血,用生理盐水喷雾保持咽喉湿润。若疼痛持续加重、出现出血或发热超过38.5℃,需立即返院复查。术后2周内禁止剧烈运动或用力咳嗽,通常14-21天创面可完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