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肤性病科

毛囊炎破了流血怎么办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毛囊炎破了流血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毛囊炎破损流血可通过局部消毒、外用药物、避免刺激、保持干燥、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毛囊炎多为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红肿、疼痛或脓疱,破损后需预防继发感染。

1、局部消毒

使用碘伏溶液或医用酒精对破损处进行消毒,从伤口中心向外环形擦拭,避免细菌侵入深层组织。消毒后无须包扎,保持开放状态更利于恢复。若出血量较多,可用无菌纱布轻压止血5-10分钟。

2、外用药物

遵医嘱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药膏,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涂抹前需清洁双手,每日用药1-2次,覆盖创面即可。避免使用激素类药膏。

3、避免刺激

禁止抓挠、挤压患处,防止炎症扩散。暂停使用刺激性护肤品或脱毛产品。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减少摩擦。洗浴水温不超过40℃,禁用碱性肥皂清洗患处。

4、保持干燥

破损处接触水后需立即用干净毛巾蘸干,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可使用医用敷料吸收渗液。避免长时间佩戴口罩或紧身衣物覆盖患处。

5、及时就医

若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伤口化脓或3天未愈合,需就诊皮肤科。深部毛囊炎可能需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或克拉霉素分散片,严重者需切开引流。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感染扩散风险。

日常需加强免疫力,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C摄入,如鸡蛋、西蓝花、猕猴桃等。规律作息,控制高糖高脂饮食。避免共用剃须刀、毛巾等个人物品,运动后及时清洁皮肤。反复发作或多发毛囊炎建议检测血糖水平。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涂外用药皮肤出现灼热感正常吗

涂外用药后皮肤出现灼热感可能是正常的药物反应,也可能与药物刺激或过敏有关。多数情况下轻微灼热感会自行缓解,少数情况下需立即停用并就医。

部分外用药含有酒精、水杨酸等成分,可能暂时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发灼热感,通常伴随轻微发红,10-30分钟内逐渐消退。此类情况多见于抗真菌药(如联苯苄唑乳膏)、痤疮治疗药(如阿达帕林凝胶)或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乳膏)。用药前清洁皮肤、薄涂药物并避开破损部位可减少不适。

若灼热感持续加重或出现肿胀、丘疹、水疱等,可能与药物过敏或接触性皮炎有关。常见于磺胺类软膏(如磺胺嘧啶银乳膏)、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过敏体质者初次使用新药时更易发生,需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停用药物。伴随瘙痒、皮疹扩散时可能需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或外用糖皮质激素(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干预。

用药后出现灼热感应观察皮肤变化,避免抓挠或热敷刺激。过敏反应高风险人群可先在耳后或前臂小面积试用。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建议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更换药物或联合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