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婴儿吃奶突然颤抖一阵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问题描述:
婴儿吃奶突然颤抖一阵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婴儿吃奶时突然颤抖可能由生理性惊跳反射、低血糖、缺钙或癫痫发作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

1. 惊跳反射:

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突发声音或体位变化可能引发肢体抖动,表现为短暂颤抖后自行缓解,无须特殊处理。

2. 低血糖:

喂养不足可能导致血糖水平下降,伴随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家长需立即喂哺母乳或配方奶,必要时就医检测血糖。

3. 缺钙:

维生素D缺乏可能引发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颤抖同时伴有多汗、枕秃。建议家长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多进行日光浴。

4. 癫痫发作:

罕见情况下可能为婴儿痉挛症,表现为节律性点头或肢体抽动,需通过脑电图确诊。若颤抖反复发作或持续超过1分钟,应立即就医。

日常注意记录颤抖发生时间与环境,避免过度包裹或突然改变体位,持续发作或伴随意识障碍时需急诊处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6岁儿童抽动症的表现

6岁儿童抽动症的表现主要有早期短暂性抽动、慢性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复杂抽动行为。

1、短暂性抽动:

表现为眨眼、皱鼻、耸肩等简单动作,通常持续时间不超过1年,建议家长记录发作频率并减少孩子紧张情绪。

2、运动性抽动:

可能出现甩手、踢腿等重复动作,持续超过1年,家长需避免责备孩子,可通过感统训练缓解症状。

3、发声性抽动:

清嗓、哼叫等声音抽动,可能伴随运动抽动,建议家长保持耐心并避免强化孩子的抽动行为。

4、复杂抽动行为:

跳跃、触摸他人等复杂动作,可能影响社交,需及时就医评估,排除妥瑞氏症等神经系统疾病。

家长发现抽动症状应记录发作特点,避免过度关注或制止,保证孩子充足睡眠,必要时到儿童神经科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