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胎膜早破一般可以保胎,但需根据孕周、感染风险及胎儿状况综合评估。胎膜早破是指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可能与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压力增高、营养因素等有关,需及时就医处理。
孕周超过34周且无感染迹象时,通常建议积极保胎。医生会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给予促胎肺成熟药物如地塞米松磷酸钠,并密切监测胎心及宫缩情况。孕妇需绝对卧床休息,抬高臀部减少羊水流失,通过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此时保胎成功率较高,多数可延长妊娠至足月分娩。
孕周不足24周或合并明显感染时,保胎难度较大。绒毛膜羊膜炎会导致母体发热、心率增快,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超声提示羊水量急剧减少。这种情况需终止妊娠以避免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不可强行保胎治疗。
孕24-34周属于灰色地带,需个体化处理。若无感染且羊水指数大于5cm,可采用宫缩抑制剂如盐酸利托君片延缓分娩,配合硫酸镁保护胎儿神经系统。建议转诊至有新生儿重症监护条件的医院,保胎期间每日监测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出现宫缩频繁或胎心异常需立即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