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挑疳积挑出来的是什么?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挑疳积挑出来的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挑疳积挑出来的主要是积滞在胃肠的未消化食物残渣和痰湿。疳积是中医对小儿消化不良、营养吸收障碍的统称,多因喂养不当或脾胃虚弱导致食物积滞,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酸臭、形体消瘦等症状。

1、食物残渣

长期积食会导致食物在胃肠内腐败发酵,形成黏腻秽浊的物质。这类残渣常夹杂未完全分解的奶块、淀粉颗粒或纤维,颜色多呈黄白色或灰褐色,质地黏稠。中医认为这些秽浊物质会阻滞脾胃运化功能,进一步加重厌食、腹泻等症状。可通过山楂麦芽饮等消食化积方剂辅助调理。

2、痰湿黏液

脾胃运化失常时会产生病理性的痰湿,这类物质质地清稀或呈拉丝状,可能带有泡沫。痰湿积聚会阻碍气血运行,引发咳嗽、痰鸣等兼症。茯苓、白术等健脾化湿药材可帮助改善此类情况,但需在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

3、肠道分泌物

慢性消化不良会导致肠黏膜分泌异常,产生过多黏液。这类分泌物通常透明或微黄,可能混合肠液和脱落上皮细胞。长期存在可能损伤肠黏膜屏障,需通过太子参、山药等益气健脾药物修复胃肠功能。

4、代谢废物

营养吸收障碍时,体内代谢产生的毒素无法正常排出,可能形成深色絮状沉淀物。这些废物堆积会加重食欲不振、夜啼等症状,需配合消积导滞的中药外敷或推拿手法促进排出。

5、病理性渗出物

严重疳积患儿可能出现肠黏膜炎症渗出物,表现为血色或脓性物质。这种情况提示存在器质性病变,须立即就医排查感染性肠炎、乳糜泻等疾病,必要时需使用蒙脱石散等肠道黏膜保护剂。

日常护理需遵循定时定量喂养原则,选择易消化的米粥、山药泥等食物,避免生冷油腻。可配合顺时针摩腹手法促进肠蠕动,每次哺乳后竖抱拍嗝。若挑治后持续排出异常物质或伴有发热、血便等症状,应及时到儿科或中医消化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泻下药物加重脾胃损伤。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中医是否能诊断出怀孕?

中医通常能通过脉诊、问诊等方式辅助判断怀孕,但确诊需结合现代医学检查。中医诊断怀孕主要依据脉象滑利、停经史及妊娠反应等特征,但可能存在误差。

中医诊断怀孕的核心方法是脉诊。妊娠期女性常出现滑脉,脉象流利如珠滚盘,与正常脉象有明显差异。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可通过把脉初步判断怀孕可能,同时结合问诊了解月经周期变化、晨起恶心、乳房胀痛等典型妊娠反应。部分中医还会观察舌苔变化,如舌质偏红、舌苔薄白等辅助体征。但这些方法受医师经验影响较大,对早期妊娠或体质特殊者可能难以准确判断。

中医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异位妊娠、内分泌紊乱等疾病可能产生类似妊娠的脉象,单纯依靠中医手段易造成误判。肥胖患者脉象沉细、运动员脉象沉实等特殊情况也会干扰脉诊准确性。部分妊娠反应如恶心呕吐也可能与胃肠疾病混淆。传统诊断方法无法检测宫外孕、胚胎发育异常等危险情况,更无法替代超声检查对孕周、胎心的评估。

建议出现停经等疑似妊娠症状时,优先进行尿妊娠试验或血HCG检测确认。中医可作为辅助手段帮助调理孕期体质,但确诊怀孕及后续产检必须依靠现代医学手段。孕期服用中药须严格遵医嘱,避免使用活血化瘀类药材。中西医结合能更好保障母婴健康,但诊断环节应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