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神经外科

卵巢囊实性肿物是什么

|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卵巢囊实性肿物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巩丽
巩丽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治医师

卵巢囊实性肿物是卵巢组织中同时含有囊性和实性成分的异常结构,可能由生理性囊肿、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引起。

1、生理性囊肿

卵巢生理性囊肿通常与月经周期相关,如黄体囊肿或滤泡囊肿。这类肿物囊性成分较多,实性部分较少,多数在2-3个月经周期内自行消退。超声检查可见薄壁、无血流信号的囊性结构,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变化。若出现剧烈腹痛可能提示囊肿破裂或蒂扭转,需急诊处理。

2、成熟畸胎瘤

成熟畸胎瘤是最常见的卵巢囊实性良性肿瘤,由分化成熟的组织构成。超声显示肿物内含有油脂、毛发等混杂回声,约15-20%可见特征性钙化影。虽然恶变概率低,但肿瘤增大可能引发卵巢扭转,建议直径超过5厘米时行腹腔镜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可明确性质。

3、浆液性囊腺瘤

浆液性囊腺瘤的囊性部分充满清亮液体,实性区为纤维间隔或乳头状突起。超声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囊性占位,囊壁光滑,乳头状突起可见血流信号。这类肿瘤有潜在交界性恶变倾向,确诊后应手术切除。术中需送快速病理检查以排除恶性可能。

4、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又称巧克力囊肿,囊内为陈旧性出血形成的巧克力样液体,囊壁为子宫内膜样组织。患者常伴有进行性痛经和不孕,超声显示囊肿内呈均匀细密点状回声。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但根治需手术剥除囊肿,术后易复发需长期管理。

5、恶性卵巢肿瘤

恶性卵巢肿瘤如浆液性囊腺癌的囊实性结构比例失调,实性部分增多且血流丰富,常伴腹水及CA125升高。CT检查可发现肿瘤浸润或转移征象。治疗需全面分期手术联合化疗,预后与病理分期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可通过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筛查实现。

发现卵巢囊实性肿物应完善肿瘤标志物和增强影像学检查,绝经后女性出现的肿物需特别警惕恶性可能。日常避免过度按压腹部,定期妇科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若出现腹胀、排尿困难等压迫症状或短期内肿物迅速增大,应及时就诊评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儿童共济失调的症状

儿童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动作笨拙、言语不清、眼球震颤、肌张力异常等症状。共济失调可能与遗传因素、脑部损伤、感染、代谢异常、肿瘤等原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步态不稳

儿童站立或行走时身体摇晃,两脚间距增宽,容易跌倒。轻度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跑步时易摔跤,重度患者无法独立行走。该症状与小脑或脊髓神经传导功能受损有关,家长需注意居家防跌倒措施,如铺设防滑垫、避免放置尖锐物品。

2、动作笨拙

患儿出现持物不稳、系扣困难、写字歪斜等精细动作障碍,部分伴有意向性震颤(接近目标时手部抖动加重)。常见于小脑性共济失调,可能与髓母细胞瘤、Dandy-Walker畸形等疾病相关。建议家长选择宽柄餐具、防滑文具等辅助工具。

3、言语不清

表现为发音含糊、语速缓慢、音节分离等构音障碍,严重时呈爆破式语言。多见于遗传性共济失调如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或脑干病变影响舌咽神经控制。家长可通过放慢语速交流、鼓励患儿做吹气球等口腔肌肉训练。

4、眼球震颤

患儿眼球出现不自主节律性摆动,以水平震颤多见,注视目标时加重。常见于前庭神经核或小脑绒球叶病变,可能与多发性硬化、小脑萎缩等疾病相关。建议避免强光刺激,定期进行视力筛查。

5、肌张力异常

部分患儿伴随肌张力减退(肢体松软)或肌张力增高(肢体僵硬),影响姿势维持。代谢性疾病如尼曼匹克病、线粒体脑肌病等均可引发。家长需协助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

日常需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E和辅酶Q10,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平衡训练如坐瑜伽球、走直线等。定期复查头颅MRI、基因检测等,监测病情进展。若发现症状突然加重或伴随头痛呕吐,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