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贲门失弛缓症癌变概率较低,多数患者生存期与常人无异。该病可能由神经退行性变、遗传因素等引起,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反流等症状,需通过胃镜、食管测压等明确诊断。
贲门失弛缓症发展为贲门癌的概率不足5%,长期随访数据显示,规范治疗的患者预期寿命不受显著影响。癌变风险与病程长短、炎症刺激程度相关,若出现食管黏膜长期糜烂、巴雷特食管等病理改变,需提高警惕。未及时干预的重症患者可能因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影响生存质量,但致死率极低。目前治疗以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球囊扩张术等改善食管功能为主,术后5年症状缓解率可达80%以上。
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应保持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餐后直立位30分钟以上。定期复查胃镜监测食管黏膜变化,出现体重骤降、呕血等预警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进食焦虑,吞咽康复训练可改善食管蠕动功能。遵医嘱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或钙通道阻滞剂辅助治疗,切忌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