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夏季热是什么病

|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夏季热是什么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强
王强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夏季热是婴幼儿在高温季节出现的以长期低热、口渴多饮、多尿少汗为主要表现的季节性综合征,可能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汗腺功能未成熟、环境温度适应能力差等因素有关。

1、体温调节障碍:

婴幼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高温环境下散热机制失衡,导致核心体温持续偏高。临床表现为午后低热(37.5-38.5℃),发热可持续1-3个月,环境温度降低后体温可自行恢复正常。

2、汗腺功能不足:

2岁以下儿童汗腺数量和功能发育不完全,出汗量仅为成人的1/3,在高温环境中无法有效通过蒸发散热。患儿常出现皮肤干燥、少汗或无汗症状,体温升高时可能伴随烦躁不安等表现。

3、环境适应力弱:

婴幼儿体表面积与体重比例较大,更易受环境温度影响。持续暴露于30℃以上高温环境时,机体为维持恒温会加速水分代谢,出现特征性"三多"症状:多饮(每日饮水量超2000ml)、多尿(尿比重低于1.005)、少汗。

4、水分代谢异常:

高温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出现低渗性多尿。尿液检查可见尿比重降低,但无蛋白尿或血尿等肾脏实质性病变表现。

5、营养消耗增加:

持续低热状态使基础代谢率提高10%-15%,可能引起体重增长缓慢。部分患儿伴随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需注意与感染性疾病相鉴别。

夏季热患儿护理需保持室温25-28℃,湿度50%-60%,每日温水擦浴2-3次促进散热。选择棉质透气衣物,避免正午外出。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当增加西瓜、绿豆汤等清热生津食物,每日分次补充含电解质饮品。若体温超过38.5℃或伴随精神萎靡、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性疾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上吐下泻浑身疼是怎么回事

上吐下泻浑身疼可能由胃肠炎、食物中毒、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脱水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药物治疗、饮食调整、休息、就医等方式缓解。 1、胃肠炎:胃肠炎是上吐下泻的常见原因,通常由饮食不洁或暴饮暴食引发。伴随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发热等。治疗上需注意补充水分,避免油腻食物,必要时可服用蒙脱石散、奥美拉唑等药物缓解症状。 2、食物中毒:食用变质或被污染的食物可能导致食物中毒,表现为剧烈呕吐、腹泻、腹痛等。需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多饮水,必要时服用止泻药如洛哌丁胺,严重时需就医。 3、病毒感染: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感染可引起急性胃肠炎,症状包括上吐下泻、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治疗以对症为主,注意休息,补充电解质,避免脱水,必要时使用抗病毒药物。 4、细菌感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可导致严重腹泻和呕吐,伴随发热、腹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类药物治疗,同时注意补液和饮食清淡。 5、脱水:频繁呕吐和腹泻可能导致脱水,表现为口干、尿少、乏力等。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口服补液盐或饮用淡盐水,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 日常护理中,建议多饮水,避免生冷、油腻食物,注意饮食卫生。可适量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避免剧烈运动。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