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一岁半宝宝用脚尖走路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一岁半宝宝用脚尖走路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许瑞英
许瑞英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一岁半宝宝用脚尖走路可能由生理性学步习惯、跟腱紧张、脑瘫早期表现、遗传性运动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观察训练、物理治疗、神经康复、基因检测等方式干预。

1、学步习惯:

婴幼儿学步初期可能出现短暂脚尖着地现象,家长需避免使用学步车,鼓励赤足在软垫上练习全脚掌行走,通常2-3个月内可自行纠正。

2、跟腱紧张:

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增高导致跟腱缩短,家长需每日帮助宝宝做足背屈拉伸,配合按摩球滚动刺激足底,持续无改善需儿科康复科评估。

3、脑瘫征兆:

可能与围产期缺氧或颅内出血有关,表现为持续脚尖步态伴下肢交叉,需儿童神经科进行GMFCS评估,早期介入Bobath疗法效果较好。

4、遗传疾病:

如脊髓性肌萎缩症或杜氏肌营养不良,需基因检测确认,家长发现伴随运动能力倒退或肌肉萎缩时,应立即就诊遗传代谢科。

建议家长记录宝宝步态视频供医生参考,避免过早穿硬底鞋,定期监测发育里程碑,发现异常及时转诊儿童康复专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过了二十天才打狂犬疫苗可以吗

狂犬疫苗通常建议在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超过二十天仍可补种但保护效果可能降低。实际接种时间受暴露部位、伤口处理、病毒载量、个体免疫状态等因素影响。

1、暴露部位:

头面部或神经丰富区域暴露后病毒潜伏期短,延迟接种风险较高,需立即就医评估。

2、伤口处理:

未及时清洗消毒的伤口病毒残留概率高,即使延迟接种也应彻底清创并联合免疫球蛋白。

3、病毒载量:

被明确患狂犬病动物深度咬伤者,延迟接种需加强免疫程序,如0-3-7-14-28天五针法。

4、免疫状态:

免疫功能低下者延迟接种可能影响抗体产生,需监测中和抗体水平并考虑加强针。

所有延迟接种者均需完成全程免疫,接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并观察不良反应,必要时进行抗体检测确认免疫效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