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马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问题描述:
马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马牙一般是指新生儿牙龈上出现的黄白色小颗粒,主要由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囊肿引起,通常无须特殊处理。马牙可能由胎儿期牙板残留、口腔黏膜角化异常、局部刺激、黏液腺阻塞、遗传因素等原因导致。

1、胎儿期牙板残留

胎儿发育过程中,牙板组织未被完全吸收,残留的上皮细胞在出生后形成马牙。这种情况属于生理现象,表现为牙龈上出现米粒大小的硬结,无红肿疼痛。家长无须刻意挑破或擦拭,避免损伤口腔黏膜,一般2-3周可自行脱落。

2、口腔黏膜角化异常

新生儿口腔黏膜上皮角化不完全,部分角化细胞堆积形成马牙。可能与母体激素水平变化有关,表现为散在的白色斑块,触之较硬。建议家长用棉签蘸温水轻柔清洁口腔,避免使用粗糙物品摩擦。

3、局部刺激

喂养器具摩擦或口腔护理不当可能导致牙龈局部增生,形成类似马牙的角质化结节。需选用软质奶嘴,喂奶后喂少量温水冲洗口腔。若发现结节周围发红,可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涂抹。

4、黏液腺阻塞

口腔小唾液腺导管阻塞时,分泌物潴留形成囊肿样马牙,直径可达2-3毫米。多数可自行吸收,若持续增大需就医排除先天性牙龈瘤。家长应注意观察是否影响吮吸,避免挤压导致感染。

5、遗传因素

部分家族中存在牙龈角化倾向的遗传特征,可能增加新生儿出现马牙的概率。此类马牙往往多发且持续时间较长,但不会影响乳牙萌出。建议定期进行儿童口腔保健检查。

马牙属于新生儿常见现象,家长应保持科学认知,避免用针挑、布擦等错误处理方式。日常注意观察口腔卫生状态,哺乳前后清洁母亲乳头及婴儿口腔。若马牙伴随牙龈红肿、拒食或超过1个月未消退,需及时就诊儿童口腔科排除其他病变。正常护理期间可适当增加维生素B族摄入,促进黏膜修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牙疼用什么消炎药

牙疼可通过布洛芬缓释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药物治疗。牙疼通常由龋齿、牙周炎、智齿发炎等原因引起。 1、布洛芬:布洛芬缓释胶囊每粒300mg,每日两次,饭后服用。布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牙周组织炎症反应,缓解疼痛。适用于牙周炎、智齿发炎引起的牙疼。 2、阿莫西林:阿莫西林胶囊每粒0.5g,每日三次,饭后服用。阿莫西林属于广谱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对牙周炎、牙龈脓肿等细菌感染有效。需遵医嘱使用,避免过敏反应。 3、甲硝唑:甲硝唑片每片0.2g,每日三次,饭后服用。甲硝唑对厌氧菌有较强抑制作用,适用于牙周脓肿、牙龈炎等感染性疾病。用药期间需戒酒,避免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4、牙周炎:牙周炎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牙菌斑堆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除药物治疗外,需定期洁牙,保持口腔卫生。 5、智齿发炎:智齿发炎可能与智齿位置不正、食物嵌塞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龈肿胀、张口受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必要时拔除智齿。 牙疼期间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食用小米粥、鸡蛋羹等易消化食物。饭后及时漱口,使用软毛牙刷刷牙。适当进行面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