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跟腱断裂术后多久下地

|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问题描述:
跟腱断裂术后多久下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涛
李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跟腱断裂术后下地时间通常为6-8周,具体取决于手术方式、恢复情况及术后康复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早期以保护为主,后期逐步恢复功能。
1、术后早期0-6周:此阶段以保护跟腱为主,避免过早负重。患者需佩戴支具或石膏固定,保持踝关节中立位,减少跟腱张力。同时,可进行轻微的非负重活动,如脚趾屈伸、踝关节被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类、新鲜蔬菜水果,促进组织修复。
2、术后中期6-12周:此阶段可逐步开始部分负重训练。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站立平衡练习、踝关节主动活动及轻微步行训练。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拉伸跟腱。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电刺激等有助于加速恢复。运动方面,可尝试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性活动,增强下肢力量。
3、术后后期12周以后:此阶段可逐步恢复完全负重及正常活动。患者可进行跑步、跳跃等强度较高的运动,但需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康复训练包括踝关节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及柔韧性训练,如提踵练习、单腿站立、拉伸等。饮食上,继续保持均衡营养,避免高糖高脂食物,控制体重,减轻跟腱负担。
跟腱断裂术后下地时间因人而异,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避免过早或过晚下地。术后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需保持耐心,积极配合治疗,逐步恢复功能。定期复查,及时调整康复计划,确保跟腱完全愈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膝关节手术后腿伸不直

膝关节手术后腿伸不直可通过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这种情况可能与术后粘连、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活动受限、疼痛、肿胀等症状。 1、康复训练:术后早期进行被动和主动的膝关节屈伸训练,有助于恢复关节活动度。被动训练可由他人辅助完成,主动训练包括直腿抬高、踝泵运动等,每天进行2-3次,每次10-15分钟。 2、物理治疗:热敷、超声波、电刺激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热敷温度控制在40-45℃,每次15-20分钟,超声波治疗每周2-3次,每次10分钟。 3、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片每次300mg,每日2次、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每次50mg,每日2次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片每次200mg,每日3次有助于减轻肌肉痉挛。 4、关节松动术:通过专业康复师的手法治疗,可以改善关节活动度。手法包括关节牵引、滑动、旋转等,每周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 5、手术干预:对于严重粘连或关节僵硬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关节镜手术或关节松解术。关节镜手术通过微创技术清理关节内粘连组织,关节松解术通过切开关节囊恢复活动度。 术后饮食应注重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摄入,如鸡蛋、鱼类、绿叶蔬菜等,有助于伤口愈合和肌肉恢复。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关节负担。保持积极心态,遵循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逐步恢复膝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