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肠息肉通常需要做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明确息肉性质的关键步骤,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癌变风险。若未进行病理检查,可能与息肉体积较小、内镜下特征明确为良性、患者拒绝检查或医疗条件限制等因素有关。
体积较小的息肉在肠镜下可能呈现典型的良性特征,如表面光滑、色泽均匀、无出血或溃疡。医生根据经验判断为炎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时,可能暂不进行病理检查,但会建议定期复查肠镜监测变化。对于直径超过5毫米的息肉或存在表面不规则、充血等可疑表现的息肉,病理检查是必要流程,可鉴别腺瘤性息肉、绒毛状腺瘤等癌前病变。部分患者因恐惧活检疼痛、费用问题或误解检查意义而拒绝病理取样,此时医生需充分沟通检查的重要性。基层医疗机构若缺乏病理检测设备或技术,可能将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完成后续检查。
肠息肉患者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减少红肉及加工食品食用。避免长期吸烟饮酒,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肠镜,腺瘤性息肉切除后每1-3年需随访,发现便血、腹痛等症状及时就医。病理检查能有效评估息肉风险等级,患者不应因暂时无症状而忽视该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