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颅咽管瘤术后高烧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24次阅读

问题描述:
颅咽管瘤术后高烧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彭玉平
彭玉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主任医师

颅咽管瘤术后高烧可能由术后感染、中枢性发热、脑脊液漏、下丘脑损伤、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物理降温、脑脊液引流、激素替代治疗、调整用药等方式干预。

1、术后感染

开颅手术创面暴露可能引发颅内或切口感染,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革兰阴性菌。典型表现为体温超过38.5摄氏度且持续波动,伴随切口红肿渗液、血象升高。需进行脑脊液培养和药敏试验,常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美罗培南等广谱抗生素。术后需保持切口干燥清洁,监测感染指标变化。

2、中枢性发热

肿瘤切除过程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会导致中枢性高热,特征为体温骤升至39摄氏度以上但无感染证据,皮肤干燥无汗,对退热药反应差。可采用冰毯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非甾体抗炎药。需持续监测核心体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脑脊液漏

术中硬脑膜修补不完善可能引发脑脊液鼻漏或切口漏,继发细菌性脑膜炎时出现稽留热。典型症状包括头痛、颈强直,脑脊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需行腰椎穿刺引流,静脉滴注注射用万古霉素控制感染。患者应保持头高位,避免用力咳嗽等增加颅内压行为。

4、下丘脑损伤

肿瘤与下丘脑粘连分离时可能造成机械性损伤,导致体温调定点异常。表现为持续性低热伴尿崩症,血清抗利尿激素水平降低。需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片进行激素替代,同步监测24小时出入量。每日测量体重变化,控制液体摄入速度。

5、药物反应

术后使用的麻醉复苏药或抗癫痫药可能引起药物热,多在用药后7-10天出现弛张热型,伴皮疹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需停用可疑药物,改用左乙拉西坦片等替代抗癫痫方案。发热期间记录用药时间与体温变化曲线,避免交叉过敏。

术后应保持病房环境温度在22-24摄氏度,每日测量体温4-6次。出现高热时优先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避免酒精擦拭导致寒战。饮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适量补充电解质饮料预防脱水。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变化,若持续发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需立即进行头颅CT复查。康复期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垂体激素水平。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宫颈癌的症状疼痛部位

宫颈癌的症状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盆腔区域,可能表现为下腹部疼痛、腰骶部疼痛或性交疼痛。宫颈癌的疼痛通常与肿瘤的生长、浸润或转移有关,具体疼痛部位和程度因病情进展而异。 1、下腹部疼痛:宫颈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增大,患者可能出现下腹部隐痛或持续性钝痛。这种疼痛可能与肿瘤压迫周围组织或神经有关,也可能伴随月经异常或阴道不规则出血。 2、腰骶部疼痛:宫颈癌进展至中晚期时,肿瘤可能侵犯盆腔壁或累及腰骶神经丛,导致腰骶部持续性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放射至下肢,伴随下肢水肿或活动受限。 3、性交疼痛:宫颈癌患者在进行性生活时可能出现性交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与肿瘤直接刺激或炎症反应有关。性交后可能伴随阴道出血或分泌物增多。 4、盆腔疼痛:宫颈癌晚期可能出现盆腔广泛性疼痛,这种疼痛与肿瘤浸润盆腔器官或淋巴结转移有关。患者可能伴随尿频、尿急或便秘等泌尿系统或肠道症状。 5、下肢疼痛:宫颈癌转移至骨骼或压迫坐骨神经时,可能出现下肢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为持续性,伴随下肢无力或感觉异常,提示病情已进入晚期。 宫颈癌患者应注意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如散步、瑜伽或游泳等低强度运动。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特别是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避免吸烟和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