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 膀胱结石

12厘米的膀胱结石能排出吗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12厘米的膀胱结石能排出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12厘米的膀胱结石通常无法通过自然排尿排出,建议尽快就医,通过专业医疗手段进行处理,如手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或内镜手术等,以避免引发其他严重并发症。及时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并防止病情恶化。
1、为什么12厘米的膀胱结石不能自然排出
膀胱结石是由尿液中矿物质结晶而形成的硬化物,12厘米的结石远超正常尿道直径男性尿道平均直径约8毫米,女性约6毫米,几乎不可能通过排尿自然排出。长期滞留的结石可能引起尿路阻塞、感染、膀胱炎、溃疡,甚至造成肾功能受损。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2、适合处理膀胱结石的医疗方式
以下三种医疗干预是针对大结石的主要方法:
1内镜手术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这种微创手术通过尿道将内镜送至膀胱,用工具将结石打碎并取出,适用于大多数较大的结石。
2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对较大但形状规则的结石可尝试体外碎石,通过震波将结石碎成小块,碎片可逐步随尿液排出,但对于12厘米的结石效果可能有限。
3开放性膀胱取石术:这种方式适用于异常巨大的结石如12厘米,需要通过切开膀胱直接取出结石,手术时间较长但效果可靠。
3、生活中如何预防膀胱结石形成
治疗之外,预防结石形成同样重要:
1多喝水:每日饮用2-3升水可稀释尿液,减少矿物质沉积几率。
2调整饮食:减少高草酸盐、高钙食物如坚果、菠菜、高糖饮料的摄入,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物。
3避免久坐不动: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代谢紊乱和结石风险增加,建议养成规律运动习惯。
4、可能需要注意的术后恢复事项
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式,术后都需遵从医嘱恢复:
1定期复查: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膀胱内是否仍有残留结石。
2保持尿路通畅:适量饮水,避免憋尿,促进尿液排出。
3服用医生开具的预防感染药物,避免出现术后膀胱感染。
12厘米的膀胱结石不会自然排出,及时就医处理是避免严重后果的关键。术后也需积极进行康复管理,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复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女性膀胱结石治疗方法

女性膀胱结石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微创手术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案需要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整体情况决定,请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建议实施治疗。 1、药物治疗: 对较小的膀胱结石或症状轻微者,医生可能会考虑通过药物辅助排石。常见药物包括: 碱化尿液药物:如枸橼酸钾,适合碱化尿液以溶解尿酸性结石。 解痉药物:有效缓解膀胱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利尿剂:通过增加尿量冲刷小结石,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水同样重要。 需要注意,单纯药物治疗对较大结石效果有限,而不同成分的结石类型也可能需要不同药物,切勿自行服用。 2、手术治疗方案: 对于直径较大的膀胱结石或药物无效者,微创手术治疗是较优选。以下是常见的三种手术方式: 膀胱碎石术:通过尿道摄入膀胱镜,小型碎石仪将结石击碎后取出,效果好且创伤小。 经皮肾镜术:适合较大或复杂结石,通过腰部小切口插入肾镜进行碎石和排除。 腹腔镜膀胱切开取石术:若情况复杂、结石过大且微创无效,可考虑此手术方式直接切开膀胱取石。 术后需要遵医嘱进行抗感染处理,注意观察排尿情况,预防复发。 3、生活方式调整与预防: 增加饮水量:建议每日保持2-3升水的饮用量,稀释尿液、减少结石形成风险。 饮食调整:减少过多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的摄入,选择低盐、低蛋白饮食,预防代谢性结石。 规律排尿:避免尿潴留,定时排空膀胱可有效预防结石形成或增大。 女性因尿道短而更易发生膀胱感染与结石。经常注意尿路卫生,避免反复泌尿道感染同样至关重要。 正确治疗和生活调整可以有效缓解病情,术后应按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尿液与影像学检查,防止结石复发或引发其他并发症。如果出现尿血、剧痛或排尿困难等严重症状,建议立即就医处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