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鼻孔里面长疙瘩一碰就疼可能与毛囊炎、鼻前庭炎、鼻疖、鼻腔良性肿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触痛或脓性分泌物。
1、毛囊炎:鼻腔毛囊细菌感染导致,常见于挖鼻或卫生不良。可局部消毒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红霉素软膏,避免挤压。
2、鼻前庭炎:鼻腔入口处皮肤炎症,多由过敏或感染引发。需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配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地奈德乳膏等抗炎药物。
3、鼻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炎症,伴随剧烈跳痛。需口服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严重时需切开引流。
4、鼻腔肿物:鼻息肉或乳头状瘤等良性增生,可能因反复刺激导致。需通过鼻内镜明确性质,必要时行手术切除。
避免频繁触碰患处,保持鼻腔清洁湿润。若疙瘩持续增大、出血或伴有发热,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
艾滋病确诊后应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早期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并降低传染风险。治疗时机主要与感染阶段、免疫状态、并发症等因素相关。
1、急性期:确诊HIV感染后无论CD4细胞计数高低均建议立即启动治疗,急性期治疗可减少病毒储存库形成。
2、无症状期:所有无症状感染者均应接受治疗,尤其CD4细胞计数低于500/μL或合并肝炎、结核等机会性感染时需优先干预。
3、艾滋病期:出现严重免疫缺陷或机会性感染的患者须紧急治疗,需先控制并发症后再启动抗病毒药物。
4、特殊人群:孕妇、合并活动性结核或乙肝患者等特殊人群需调整治疗方案,部分药物存在相互作用需谨慎选择。
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CD4水平,保持规律服药并配合营养支持,避免擅自停药导致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