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排查川崎病需要照心脏彩超吗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排查川崎病需要照心脏彩超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磊
刘磊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副主任医师
排查川崎病时,心脏彩超是必要的检查手段之一,主要用于评估冠状动脉是否受累。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表现的儿童急性发热性疾病,心脏彩超能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瘤等并发症。
1、川崎病与心脏彩超的关系
川崎病的核心问题是血管炎症,尤其是冠状动脉的炎症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心脏彩超可以直观地观察冠状动脉的形态和血流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扩张、狭窄或动脉瘤。早期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对预防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至关重要。
2、心脏彩超的检查时机
心脏彩超通常在川崎病急性期和恢复期多次进行。急性期(发病后1-2周)是冠状动脉病变的高发期,此时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恢复期(发病后6-8周)的复查则用于评估病变是否持续或进展。
3、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心脏彩超,医生还可能结合血液检查(如C反应蛋白、血沉)、心电图等综合评估病情。这些检查有助于全面了解炎症程度和心脏功能。
4、治疗与预防
川崎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注射和阿司匹林口服,以控制炎症和预防血栓形成。对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的患儿,可能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或进行介入治疗。
排查川崎病时,心脏彩超是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能够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冠状动脉病变,指导治疗并预防严重并发症。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安排相关检查,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怎么治

小儿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封堵术和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房间隔缺损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遗传因素、病毒感染、母体孕期疾病、环境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心悸等症状。 1、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或暂时不适合手术的患儿,可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20-40mg/日、地高辛0.01mg/kg/日和血管扩张剂如卡托普利0.3-0.5mg/kg/日等药物,以缓解心脏负担和改善症状。 2、介入封堵术:对于缺损较小的患儿,可采用介入封堵术。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入心脏,封闭缺损部位。常用的封堵器包括Amplatzer封堵器和Helex封堵器。术后需定期复查心脏彩超,观察封堵效果。 3、外科手术:对于缺损较大或介入治疗无效的患儿,需进行外科手术修补。手术方式包括直接缝合修补和补片修补。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和并发症。 4、日常护理:患儿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监测体重和身高,评估生长发育情况。家长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备不时之需。 5、心理疏导:患儿可能因疾病产生焦虑、自卑等情绪。家长应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患儿建立积极的心态。可适当进行游戏治疗或艺术治疗,缓解心理压力。 小儿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缺损大小、症状严重程度等因素。饮食方面,应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运动方面,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脏彩超和心电图,监测病情变化。家长应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