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子宫内膜炎严重时可能导致盆腔炎、输卵管粘连、不孕甚至败血症等并发症。子宫内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宫腔操作损伤、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治疗。
1、盆腔炎
子宫内膜炎未及时控制可能扩散至盆腔,引发盆腔炎。盆腔炎会导致下腹持续性疼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严重时需住院静脉给药。盆腔炎反复发作可能造成慢性盆腔疼痛。
2、输卵管粘连
炎症长期存在会导致输卵管黏膜受损,形成瘢痕性粘连。输卵管粘连可能引起输卵管堵塞或通而不畅,表现为不孕或宫外孕。可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确诊,轻度粘连可用盐酸多西环素片联合物理治疗,重度粘连需腹腔镜手术分离。
3、不孕症
慢性子宫内膜炎会破坏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受精卵着床。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少、经期延长等表现。确诊需进行子宫内膜活检,治疗可选用左氧氟沙星片联合雌激素周期疗法,必要时行宫腔灌注治疗改善内膜环境。
4、败血症
当病原体入血时可引发全身感染,出现寒战、高热、血压下降等脓毒血症表现。需紧急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等广谱抗生素,并配合液体复苏治疗。败血症可能进展为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5、宫腔粘连
严重炎症愈合过程中易形成纤维粘连带,导致宫腔部分或完全闭锁。患者常见闭经、痛经等症状。宫腔镜检查是诊断金标准,治疗需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或使用雌二醇凝胶预防再粘连。
预防子宫内膜炎恶化需注意经期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宫腔操作后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出现异常阴道流血、下腹坠痛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定期复查炎症指标直至痊愈。
宫颈粘液栓并非每个人都会排出。宫颈粘液栓是妊娠期间宫颈腺体分泌的粘稠物质,主要功能是封闭宫颈管防止感染。多数孕妇在临产前宫颈扩张时会自然排出,但部分孕妇可能因粘液栓量少或与羊水混合而未察觉。
宫颈粘液栓通常表现为少量淡黄色或透明的凝胶状分泌物,可能带有少量血丝。其排出时间差异较大,部分孕妇在分娩前数日至数周排出,部分则在规律宫缩开始后才逐渐脱落。排出后需注意观察是否伴随破水或规律宫缩,若无其他临产征兆可暂时观察。
少数情况下,宫颈粘液栓可能因宫颈机能不全提前排出,或因子宫异常收缩导致过早脱落。若孕中期出现大量粘液栓排出并伴随下腹坠胀,需警惕早产风险。宫颈锥切术后孕妇因宫颈结构改变,粘液栓分泌量可能减少或排出过程不明显。
建议妊娠晚期孕妇关注阴道分泌物变化,避免过度清洁阴道。出现粘液栓排出后应记录排出时间及性状,避免剧烈运动或盆浴。若排出物为鲜红色或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评估。定期产检有助于医生通过宫颈检查判断粘液栓状态及宫颈成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