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变应性血管炎和过敏性紫癜不是同一种疾病,两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上存在差异。变应性血管炎属于系统性血管炎,主要累及小血管;过敏性紫癜是IgA介导的血管炎,好发于儿童。诊断需结合实验室检查与病理活检。
1、发病机制
变应性血管炎多由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常见诱因包括感染、药物或结缔组织病。过敏性紫癜则与IgA免疫复合物沉积相关,多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前者病理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后者以血管壁IgA沉积为特征。
2、临床表现
变应性血管炎表现为可触性紫癜、溃疡及网状青斑,常伴关节痛和内脏损害。过敏性紫癜以对称性下肢紫癜为主,多合并腹痛、关节肿痛及肾炎,儿童更易出现肠套叠。
3、病理特征
变应性血管炎活检显示小血管纤维素样坏死伴白细胞碎裂。过敏性紫癜病理可见血管壁IgA和C3沉积,肾活检可见系膜增生性肾炎。两者免疫荧光检查结果具有鉴别意义。
4、诊断标准
变应性血管炎需满足ACR分类标准,包括活检证实血管炎等条件。过敏性紫癜依据典型皮疹加至少一项系统症状(关节炎、腹痛或肾损害)即可临床诊断,儿童无需活检。
5、治疗差异
变应性血管炎需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过敏性紫癜以对症治疗为主,严重者短期用泼尼松片,肾病可用雷公藤多苷片。两者均需监测肾功能和血管炎活动指标。
患者出现疑似症状时应尽早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日常需预防感染、避免过敏原接触,注意观察皮肤和尿液变化。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及免疫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