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神经外科

脊髓损伤导尿多少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脊髓损伤导尿多少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脊髓损伤患者导尿频率通常为每4-6小时一次,具体间隔需根据残余尿量、膀胱功能评估、泌尿系统感染风险、液体摄入量及个体康复阶段综合调整。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常见于骶髓以上损伤,导致逼尿肌与括约肌协同失调。间歇导尿是主流管理方式,初期需严格按时间导尿,每次尿量控制在400毫升以内。随着膀胱训练推进,可通过超声监测残余尿量调整导尿间隔,残余尿量持续低于100毫升时可延长至6-8小时。完全性损伤患者需终身导尿,不完全损伤者可能通过盆底肌训练恢复自主排尿。

部分患者存在低顺应性膀胱或反复泌尿系感染,需缩短导尿间隔至2-3小时。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者应配合抗胆碱能药物减少膀胱压力。自主神经反射异常患者导尿时需监测血压,预防突发性高血压危象。长期留置导尿管仅适用于手功能严重障碍或尿道畸形等特殊情况。

脊髓损伤患者应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均匀饮水,避免膀胱过度充盈或脱水。定期进行尿常规、尿培养及泌尿系超声检查,发现感染及时治疗。康复期可结合生物反馈训练改善膀胱感觉,逐步建立规律排尿反射。导尿操作需严格无菌技术,导尿管选择宜用12-14Fr硅胶材质,润滑剂推荐含利多卡因的医用制剂减轻不适。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高压氧治疗脑外伤有效时间

高压氧治疗脑外伤的有效时间通常为伤后24小时内开始,最佳治疗窗口期为伤后6小时以内。高压氧治疗通过提高血氧浓度、改善脑组织缺氧、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方式发挥作用。 1、治疗机制:高压氧治疗通过增加血氧分压,使氧气更容易渗透到受损脑组织中,改善局部缺氧状态。高压氧还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减轻脑水肿,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从而促进脑功能恢复。 2、治疗时机:脑外伤后24小时内开始高压氧治疗效果最佳,尤其是伤后6小时内开始治疗的患者预后更好。早期治疗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继发性脑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超过24小时治疗的效果会逐渐减弱。 3、治疗频率:通常采用每天1次,每次90分钟的治疗方案。治疗压力为2.0-2.5ATA,吸氧时间为60分钟。一般连续治疗10-20次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可进行多个疗程治疗。 4、适应症选择:高压氧治疗适用于轻中度脑外伤患者,尤其是伴有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对于重度脑外伤患者,高压氧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需结合其他综合治疗措施。 5、注意事项:治疗前需进行详细评估,排除禁忌症。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氧中毒、气压伤等并发症。治疗后需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高压氧治疗脑外伤需配合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综合措施。患者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等,有助于促进神经修复。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