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9次阅读
鼻窦炎是指鼻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多由病毒、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也可能与过敏、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
鼻窦炎按病程可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急性鼻窦炎病程在4周内,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窦炎病程超过12周,可能与反复感染、过敏反应、鼻息肉等因素有关。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鼻窦炎和非感染性鼻窦炎,感染性鼻窦炎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引起,非感染性鼻窦炎多与过敏、环境刺激等有关。
鼻窦炎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鼻窦窦口阻塞、纤毛功能障碍和分泌物滞留有关。当鼻窦窦口因黏膜肿胀、息肉或解剖异常导致阻塞时,窦内通气引流受阻,分泌物积聚,为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创造条件。此外,纤毛运动功能异常也会影响分泌物排出,加重炎症反应。
鼻窦炎常见症状包括鼻塞、脓性鼻涕、面部疼痛或压迫感、嗅觉减退等。急性鼻窦炎可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慢性鼻窦炎症状相对较轻但持续时间长。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咳嗽、耳闷胀感等邻近器官受累表现。体征检查可见中鼻道脓性分泌物、黏膜充血等。
鼻窦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鼻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鼻腔和鼻窦开口情况,发现脓性分泌物、息肉等病变。CT检查能清晰显示鼻窦黏膜增厚、窦腔积液等改变,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必要时可进行鼻窦分泌物培养以明确病原体。
鼻窦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急性鼻窦炎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常用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慢性鼻窦炎可选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伴有解剖异常者,可考虑鼻内镜手术改善鼻窦通气引流。
鼻窦炎患者应注意保持鼻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气体,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饮食宜清淡,多饮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切勿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