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药物对肝脏的损伤可以通过调整用药、保护肝脏和定期监测来缓解。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包括药物代谢产生的毒性物质、药物过量或长期使用、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异等。治疗方法包括停用或更换药物、使用保肝药物、调整生活方式。
1、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
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可能导致某些人对特定药物代谢能力较弱,增加了肝损伤的风险。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有毒物质或饮酒可能加重药物对肝脏的损害。生理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和基础疾病,例如老年人、女性或患有慢性肝病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本身的性质也是重要原因,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结核药、抗肿瘤药等对肝脏的毒性较大。长期或过量使用这些药物可能直接损伤肝细胞,导致肝功能异常。
2、停用或更换药物
一旦发现药物对肝脏有损伤,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或更换为对肝脏影响较小的替代药物。例如,对于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可以调整用药方案,减少剂量或更换为肝毒性较低的药物。对于慢性病患者,医生可能会重新评估用药方案,选择对肝脏负担较小的药物。在停用或更换药物时,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
3、使用保肝药物
保肝药物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的肝细胞,改善肝功能。常用的保肝药物包括水飞蓟素、甘草酸二铵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水飞蓟素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够保护肝细胞膜;甘草酸二铵可以减轻肝脏炎症,促进肝细胞再生;还原型谷胱甘肽则通过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肝脏的损害。使用保肝药物时,需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避免滥用。
4、调整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功能恢复。饮食方面,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避免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饮食。运动方面,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和瑜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肝脏代谢能力。戒酒和避免接触有毒物质也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措施。
5、定期监测肝功能
对于长期服药的人群,定期监测肝功能至关重要。通过肝功能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并采取相应措施。监测项目包括血清转氨酶、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如果发现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性肝损伤虽然常见,但通过合理用药、保护肝脏和定期监测,可以有效减少其对健康的影响。如果出现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