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孩子发烧时出现肢体抖动可能由遗传性热性惊厥、体温骤升、电解质紊乱、脑膜炎或癫痫发作等原因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物理降温、补液治疗或抗感染等措施。
1、遗传性热性惊厥部分患儿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发热时可能出现全身肌肉痉挛。家长需立即让孩子侧卧防止误吸,可遵医嘱使用地西泮注射液、苯巴比妥钠注射液或水合氯醛溶液控制发作。
2、体温骤升体温快速上升期可能出现寒战样抖动。家长需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并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退热栓等退热药物。
3、电解质紊乱高热脱水可能导致低钙低钠血症引发抽搐。家长需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必要时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或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
4、中枢感染脑膜炎或脑炎早期可能出现抖动伴喷射性呕吐。需立即就医进行腰椎穿刺检查,可能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昔洛韦注射液或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治疗。
发现孩子发热伴抖动时家长应记录发作时长,避免强行按压肢体,及时测量体温并保留视频资料供医生参考,持续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急诊处理。
两个月宝宝吃60毫升奶通常是可以的。喂养量主要与体重增长、消化能力、喂养频率、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1、体重增长:健康足月儿每日需奶量约150-200毫升/公斤,60毫升单次喂养量在合理范围内,需观察24小时总摄入量是否达标。
2、消化能力:胃容量约90-150毫升,60毫升不会造成过度负担,但需注意有无吐奶、腹胀等消化不良表现。
3、喂养频率:按需喂养模式下,单次60毫升可维持2-3小时,若宝宝频繁觅食应适当增加单次奶量。
4、个体差异: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遵医嘱调整,生长曲线正常的宝宝可保持当前喂养量。
家长需定期监测宝宝尿量、排便及体重增长情况,出现喂养不足或过度迹象时应及时咨询儿科医生调整喂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