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小孩左肾积水怎么办

|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孩左肾积水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小孩左肾积水可通过生活调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左肾积水可能与先天性尿路畸形、尿路结石、尿路感染、输尿管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部疼痛、排尿异常、腹部肿块、反复尿路感染、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

1、生活调整

轻度左肾积水可通过增加水分摄入、避免憋尿、规律排尿等生活调整缓解。家长需帮助孩子保持每日足够饮水量,避免高盐高糖饮食,减少碳酸饮料摄入。观察排尿频率和尿量变化,记录异常情况供医生参考。

2、药物治疗

由尿路感染引起的肾积水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呋喃妥因肠溶片等抗生素。存在膀胱过度活动时可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口服溶液、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改善排尿功能。用药期间家长需监测孩子体温和排尿症状变化。

3、手术治疗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或膀胱输尿管反流可能需要输尿管再植术、肾盂成形术等手术矫正。严重肾积水伴肾功能损害时需考虑肾造瘘术或肾切除术。术后需定期复查超声和肾功能,家长应协助孩子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

4、定期监测

家长需按医嘱定期带孩子复查泌尿系统超声、静脉肾盂造影、肾功能等检查。监测积水程度变化和肾功能指标,记录排尿日记包括尿量、尿色、排尿疼痛等情况。发现血尿、发热、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复诊。

5、并发症预防

长期肾积水可能引发尿路感染、肾结石、高血压等并发症。家长需注意孩子有无发热、腰痛加剧、尿液浑浊等情况。保持会阴清洁,避免便秘,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防止肾功能进一步受损。

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撞击腰部。饮食上适量增加新鲜蔬菜水果,限制高嘌呤食物。每日饮水均匀分配,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按医嘱完成所有检查和治疗,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定期测量血压和身高体重,关注生长发育曲线变化。出现排尿疼痛、尿液带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失禁的临床分类有哪些

尿失禁的临床分类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和功能性尿失禁。 1、压力性尿失禁:这类尿失禁通常由盆底肌肉松弛或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引起,常见于女性产后或绝经后。治疗方法包括盆底肌肉锻炼、行为疗法,严重时可采用尿道中段悬吊术或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 2、急迫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可能与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系统疾病或尿路感染有关,表现为强烈的尿意和无法控制的漏尿。治疗包括膀胱训练、药物治疗如奥昔布宁片5mg每日两次或托特罗定缓释片4mg每日一次,必要时可进行膀胱扩大术。 3、混合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同时具备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的特点,治疗需综合考虑两种类型的方法,如联合使用盆底肌肉锻炼和抗胆碱能药物。 4、充盈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通常由膀胱排空障碍引起,如前列腺增生或神经源性膀胱。治疗包括导尿、药物治疗如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mg每日一次,必要时进行前列腺切除术或膀胱造瘘术。 5、功能性尿失禁:功能性尿失禁与身体活动能力下降或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常见于老年人。治疗重点在于改善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如物理治疗、认知训练,必要时使用成人纸尿裤等辅助器具。 在日常生活中,尿失禁患者应注意饮食调节,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如咖啡、酒精,适量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以促进肠道健康。规律的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尿失禁症状。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对尿失禁的管理也有积极作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