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脑血栓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不能吃饭时,可通过鼻饲管喂养、静脉营养支持、调整食物性状、吞咽功能训练、药物辅助治疗等方式改善。脑血栓导致的进食障碍通常与中枢神经损伤、咽喉肌群失调、意识障碍等因素有关。
1、鼻饲管喂养
对完全无法经口进食者,短期可采用鼻胃管注入流质营养液。需选择均衡型肠内营养制剂如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避免自行配制食物导致堵管或感染。置管后需定期检查管道位置,防止误入气道。长期吞咽障碍者可考虑胃造瘘术。
2、静脉营养支持
急性期严重营养不良或胃肠功能衰竭时,需通过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输注营养液。常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等提供基础能量,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该方式不能长期使用,应尽快过渡至肠内营养。
3、调整食物性状
部分吞咽功能保留者可将食物制成糊状或胶冻状,如米糊、蛋羹、果泥等,避免干硬、粘稠或需咀嚼的食物。使用增稠剂调配饮品至蜂蜜样稠度,减少呛咳风险。进食时保持坐位,头部前倾,每口食物控制在5毫升以下。
4、吞咽功能训练
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冰刺激、声门上吞咽法等训练,改善咽喉肌群协调性。可配合低频电刺激仪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训练需循序渐进,从空吞咽练习逐步过渡到实际进食,避免急于求成引发吸入性肺炎。
5、药物辅助治疗
针对脑血栓原发病因,需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进展,胞磷胆碱钠胶囊促进神经修复。出现吞咽相关肌张力障碍时,可短期应用盐酸苯海索片调节肌肉控制。所有药物均需碾碎后经鼻饲管给予或选择注射剂型。
患者家属需每日记录摄入量,观察有无呛咳、发热等吸入性肺炎征兆。定期测量体重和血清白蛋白评估营养状况。康复期应坚持吞咽训练,逐步从糊状食物过渡到软食。注意口腔清洁,进食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以上。若出现反复发热或体重持续下降,需及时复查头部CT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