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孕妇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确实可能增加流产风险,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监测可有效控制病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能由格雷夫斯病、甲状腺结节、妊娠一过性甲亢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干预。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体内过高的甲状腺激素会刺激子宫收缩,干扰胎盘功能。妊娠早期未控制的甲亢可能导致胚胎着床障碍,妊娠中晚期则可能引发胎儿生长受限或早产。典型症状包括心悸、多汗、体重下降等,部分孕妇可能出现甲状腺肿大或眼球突出体征。临床常用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等抗甲状腺药物控制激素水平,严重者可考虑放射性碘治疗(需终止妊娠)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妊娠合并轻度甲亢且甲状腺激素水平接近正常范围时,流产风险与普通孕妇差异不大。这类孕妇可能仅表现为轻微乏力或情绪波动,通过低碘饮食、补充维生素B族等营养干预即可维持稳定。但需注意妊娠剧吐引发的暂时性甲亢,这种情况通常随着孕周增加自行缓解,无须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建议确诊甲亢的孕妇每2-4周监测甲状腺功能,避免摄入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出现心慌手抖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分娩后需重新评估甲状腺状态,部分患者可能需调整药物剂量或转换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