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脊柱外科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

|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彭玉平
彭玉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主任医师
脊髓型颈椎病会导致颈部不适、四肢无力、步态不稳等症状,如有类似表现,应尽早就医。其症状主要由颈椎管内脊髓受压或缺血引起,体征包括肌肉萎缩、肢体感觉异常和病理性反射阳性,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
1、症状分析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骨刺形成或韧带肥厚等因素,压迫颈椎管内的脊髓导致的一种疾病,典型症状会包括:
四肢无力或僵硬:尤其是手指灵活性下降,常见的问题有系纽扣或拿东西不稳等。
步态不稳:行走时感觉像踩在棉花上,严重时可能出现迈不开步或走路摇晃。
感觉异常:可能感到麻木、针刺感,从肩膀沿着手臂到手指,各部位症状分布不均。
排便排尿功能障碍:在脊髓受压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大小便失控的情况。
2、体征分析
脊髓型颈椎病的体征通常发生于疾病中晚期,医生查体时可能发现以下典型表现:
深腱反射增强:如膝跳反射、肘反射阳性,提示脊髓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过强。
病理性反射阳性:如Babinski征阳性,是椎体束受损的标志。
肌肉萎缩或无力:手部小肌肉尤其易受影响,通常表现为手部肌肉的萎缩和握力减弱。
痛觉减退:部分患者可对热、痛等刺激不敏感。
3、对策与治疗建议
应对脊髓型颈椎病需以及时诊断和治疗为前提,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以下方法:
药物治疗:轻症患者可使用抗炎止痛药如双氯芬酸钠、神经保护药如甲钴胺及改善循环的药物如川芎嗪,帮助缓解神经压迫症状。
手术治疗:当脊髓压迫严重、功能障碍明显时,可选择前路手术如椎体切除术、后路手术如椎管扩大成形术或联合手术以减压。
康复训练:配合专业指导进行颈部牵引、肢体功能锻炼及步态训练,恢复脊髓功能,缓解肌肉无力或萎缩问题。
生活调整:避免久坐低头,合理安排工作、休息;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枕头和椅子,减轻颈椎负担。
脊髓型颈椎病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不容忽视。发现症状后应尽快咨询神经外科或骨科结合核磁共振等检查明确诊断,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助于防止病情加重,提高生活质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颈椎病外敷中药处方

颈椎病外敷中药处方可通过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散寒等方式缓解症状。颈椎病可能与长期姿势不良、颈部劳损、风寒侵袭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1、活血化瘀:使用红花、当归、川芎等中药研磨成粉,加入适量黄酒调制成糊状,外敷于颈部疼痛部位。这些药物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局部淤血的作用,有助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和疼痛。 2、舒筋通络:采用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等中药煎煮后,将药液浸泡纱布,热敷于颈部。这些药物能够舒缓筋脉、促进气血运行,改善颈部僵硬和活动受限的症状。 3、祛风散寒:使用艾叶、桂枝、羌活等中药研磨成粉,加入生姜汁调制成膏状,外敷于颈部。这些药物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的功效,适用于因风寒侵袭引起的颈椎病症状。 4、消炎止痛:采用乳香、没药、冰片等中药研磨成粉,加入凡士林调制成膏状,外敷于颈部。这些药物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能够减轻颈部炎症和疼痛感。 5、补益肝肾:使用杜仲、桑寄生、牛膝等中药煎煮后,将药液浸泡纱布,热敷于颈部。这些药物能够补益肝肾、强筋健骨,适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颈椎病症状。 在日常护理中,颈椎病患者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颈部过度劳累。适当进行颈部拉伸和放松运动,如颈部旋转、侧弯等,有助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饮食方面,可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豆制品等,有助于增强骨骼健康。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颈椎病的康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