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荨麻疹可能引发过敏性紫癜,但概率较低。过敏性紫癜属于血管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等症状,可能与免疫异常、感染、药物等因素有关。荨麻疹患者若出现皮下出血、关节肿胀等表现,需警惕过敏性紫癜,建议及时就医排查。
荨麻疹与过敏性紫癜均属于过敏相关疾病,但发病机制不同。荨麻疹主要由组胺释放导致皮肤血管扩张,表现为风团和瘙痒;过敏性紫癜则是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小血管炎,造成皮下出血。两者可能因共同诱因(如感染、食物过敏)先后发生,但荨麻疹直接进展为过敏性紫癜的情况较少见。典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可能出现四肢对称性紫红色皮疹、膝关节或踝关节肿痛,部分伴有腹痛或血尿。
极少数严重荨麻疹患者可能因剧烈搔抓导致皮肤毛细血管破裂,出现瘀点样皮损,易与过敏性紫癜混淆。但此类情况属于机械性损伤,并非真正的血管炎性病变。若荨麻疹患者同时出现非搔抓部位的紫癜、关节症状或消化道出血,需通过血常规、尿常规、免疫学检查等明确是否合并过敏性紫癜。
荨麻疹患者应避免已知过敏原,如海鲜、花粉等,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抗组胺药物控制瘙痒。一旦出现紫癜、关节肿痛等症状,须立即就诊风湿免疫科或皮肤科,过敏性紫癜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维生素C片等药物改善血管通透性,严重者需联合糖皮质激素。日常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血管损伤,观察尿液颜色变化以监测肾脏受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