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打预防针后第二天发烧怎么治疗好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打预防针后第二天发烧怎么治疗好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冬
周冬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打预防针后第二天发烧属于疫苗接种常见反应,通常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药物干预、观察监测等方式缓解。发热多由疫苗激活免疫反应、个体敏感差异、轻微感染或炎症反应等因素引起。

1、物理降温

体温低于38.5℃时建议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避免酒精擦浴。保持环境通风,减少衣物包裹促进散热。

2、补充水分

发热会增加体液流失,需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口服补液盐。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哺乳频率,避免脱水加重发热。

3、药物干预

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阿司匹林等退热药。疫苗反应引起的发热通常持续1-2天,反复发热需排除其他感染。

4、观察监测

记录发热持续时间、最高温度及伴随症状。出现持续高热、惊厥、皮疹或精神萎靡时需立即就医,可能与疫苗过敏反应有关。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果蔬。若发热伴随注射部位红肿热痛,可冷敷处理无须特殊用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耳朵里有白色的分泌物是什么

宝宝耳朵里有白色分泌物可能是耳垢、湿疹、真菌感染或中耳炎引起,建议家长观察分泌物性状并避免自行掏挖,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耳垢:

新生儿耳垢多为白色油性,属正常生理现象。家长需用湿润棉球轻柔擦拭外耳道,禁止使用挖耳工具深入耳道。

2、湿疹:

耳部湿疹可能伴随皮肤红肿脱屑,与过敏或护理不当有关。家长需保持耳周干燥,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氧化锌软膏或他克莫司软膏。

3、真菌感染:

白色絮状分泌物伴瘙痒提示真菌性外耳道炎,与潮湿环境或抗生素滥用有关。需就医进行真菌镜检,可能使用克霉唑滴耳液、硝酸咪康唑乳膏或氟康唑口服溶液。

4、中耳炎:

脓性分泌物伴随发热哭闹需警惕细菌性中耳炎。家长应避免耳道进水,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或布洛芬混悬液。

日常注意保持宝宝耳部清洁干燥,洗澡时避免污水入耳,发现异常分泌物或伴随症状应及时至儿科或耳鼻喉科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