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颅内动脉瘤手术怎么做

| 1人回答 | 28次阅读

问题描述:
颅内动脉瘤手术怎么做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卢成瑜
卢成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颅内动脉瘤手术可通过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两种方式进行。开颅夹闭术是通过外科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颈,阻断血流;血管内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将弹簧圈或支架置入动脉瘤内,促进血栓形成,防止破裂。
1、开颅夹闭术: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医生在患者头部开颅,暴露动脉瘤后使用钛夹夹闭瘤颈。这种方法适用于位置较浅、形态规则的动脉瘤,术后复发率较低,但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
2、血管内介入治疗:通过股动脉插入导管,将导管引导至动脉瘤部位,随后释放弹簧圈或支架。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位置较深或形态复杂的动脉瘤,但可能存在复发风险。
3、术前评估:手术前需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如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以明确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同时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确保手术安全。
4、术后护理: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手术效果。
5、并发症处理:术后可能出现脑出血、脑梗死或感染等并发症,需及时对症处理。患者应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
颅内动脉瘤手术后的康复期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高脂食物,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鸡蛋和新鲜蔬菜。术后初期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适量的步行或轻度伸展运动,逐步恢复体力。定期复查影像学,监测动脉瘤情况,遵医嘱服用药物,预防并发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化结果怎么看

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化结果需结合抗体标记物组合综合分析,主要观察波形蛋白、结蛋白、S-100蛋白、CD34等关键指标的表达模式。

1、波形蛋白

阳性表达提示间叶源性肿瘤可能,如纤维肉瘤或平滑肌肉瘤,需结合形态学进一步鉴别。

2、结蛋白

肌源性分化标志物,阳性多见于平滑肌肿瘤或横纹肌肉瘤,阴性可排除多数肌源性肿瘤。

3、S-100蛋白

神经鞘瘤特征性标记,强阳性支持神经源性肿瘤诊断,但需注意恶性黑色素瘤也可阳性。

4、CD34

血管源性肿瘤常见阳性,血管肉瘤诊断需结合CD31等其他内皮标志物共同判断。

建议携带完整病理报告至专科门诊解读,免疫组化需与HE染色形态学特征相互印证才能确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