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艾灸哪个穴位去湿气

| 1人回答 | 2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艾灸哪个穴位去湿气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苏藤良
苏藤良 北海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艾灸具有温补阳气,散寒除湿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曲池、合谷、关元、三阴交、中脘等穴位进行艾灸祛湿,在做艾灸的时候,最好选择中午11:00~12:00的阳光,这个时候的阳光特别的毒,做艾灸是最佳的时间,在做艾灸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温度,不要让艾灸距离皮肤太近。每个穴位艾灸至局部皮肤轻微潮红即可。艾灸后1小时避免吹风,避免洗冷水澡,适当饮用温开水。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干呕吐血是怎么回事

干呕吐血可能由消化系统黏膜损伤、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内镜检查、药物治疗、手术止血等方式干预。建议立即就医明确病因。

1、消化系统黏膜损伤

剧烈干呕可能导致贲门黏膜撕裂或咽喉部毛细血管破裂。常见于饮酒后呕吐或妊娠剧吐,表现为呕鲜血或咖啡渣样物。需禁食观察,必要时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硫糖铝混悬凝胶等药物保护黏膜。若出血持续需内镜下止血。

2、胃食管反流病

长期胃酸反流腐蚀食管黏膜可能引发呕血,多伴随烧心感。胃镜检查可见食管炎性改变。治疗需服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抑制胃酸,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胃酸。夜间睡眠抬高床头有助于缓解症状。

3、胃溃疡

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易引发溃疡出血。典型症状为呕血伴柏油样便,胃镜可见溃疡面渗血。需根除幽门螺杆菌(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枸橼酸铋钾胶囊),出血严重时需内镜下钛夹止血。

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静脉丛破裂,呕血量较大且呈喷射状。紧急处理需静脉注射生长抑素,必要时行内镜下套扎术。日常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食用粗糙食物以防再次出血。

5、胃癌

肿瘤组织坏死溃烂可引起间歇性呕血,常伴随消瘦、贫血。胃镜活检可确诊,进展期需手术切除联合化疗。早期胃癌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术后需定期复查胃镜监测复发。

出现呕血后应立即禁食平卧,记录出血量和颜色变化。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物掩盖病情,所有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恢复期饮食应从流质逐渐过渡到低纤维软食,忌食辛辣刺激及过热食物。长期反复呕血者需完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检查,必要时进行增强CT或血管造影评估出血灶。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