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肺鼠疫是传染病吗

| 1人回答 | 88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肺鼠疫是传染病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徐晨曦
徐晨曦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肺鼠疫是鼠疫的一种,是由于感染鼠疫杆菌后导致的,是属于烈性传染性疾病。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鼠疫和霍乱均属于甲类传染病,传染性极强,致死率高,是需要严格防控的。一旦出现肺鼠疫是需要紧急上报系统的,城镇要在两小时内上报,而农村需要在6小时内进行上报完毕。肺鼠疫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鲜红血痰,呼吸急促困难,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死亡。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肺部有瘤是什么病

肺部有瘤通常指肺部出现的异常肿块,可能是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如肺错构瘤、肺纤维瘤等,生长缓慢且较少转移;恶性肿瘤如肺癌,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需及时诊治。肺部肿瘤可能与吸烟、环境污染、遗传因素、慢性肺部疾病、职业暴露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手段,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1、吸烟因素:长期吸烟是肺部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肺组织,增加癌变风险。戒烟是预防和治疗肺部肿瘤的重要措施,同时需定期进行肺部筛查,如低剂量CT检查。 2、环境污染: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工业废气或放射性物质中,可能诱发肺部肿瘤。减少暴露于污染环境,佩戴口罩,使用空气净化器,有助于降低风险。 3、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肺部肿瘤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建议进行基因检测,了解自身风险,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慢性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纤维化等慢性肺部疾病可能增加肺部肿瘤的发生率。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症状,有助于降低肿瘤风险。 5、职业暴露:从事石棉、砷、镍等有害物质接触的职业人群,肺部肿瘤风险较高。加强职业防护,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异常。 肺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环境污染,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对于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肺部筛查和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是关键。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