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坏死性龈口炎主要由梭形杆菌和厌氧性螺旋体感染引起,属于口腔厌氧菌混合感染性疾病。该病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等因素相关,典型表现为牙龈边缘坏死性溃疡、口臭及自发疼痛。
1、梭形杆菌
梭形杆菌是革兰阴性厌氧菌,常与螺旋体共同引发坏死性龈口炎。这类细菌在牙菌斑和牙龈沟内繁殖,可破坏牙龈组织导致溃疡坏死。患者可能出现牙龈边缘呈刀削样缺损、灰白色假膜覆盖等症状。临床治疗需配合甲硝唑片、替硝唑胶囊等抗厌氧菌药物,同时进行专业口腔清创。
2、厌氧性螺旋体
厌氧性螺旋体与梭形杆菌存在共生关系,两者协同加重组织坏死。该菌通过产生内毒素溶解牙龈胶原纤维,导致特征性牙龈乳头火山口样破坏。感染后常伴随金属味口臭和淋巴结肿大。治疗需联合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药物控制感染。
3、普氏菌
普氏菌作为条件致病菌,在口腔微环境失衡时可参与坏死性龈口炎发病。该菌能分泌蛋白水解酶加剧牙龈组织溶解,临床可见牙龈自发性出血伴剧烈疼痛。治疗需采用奥硝唑分散片等针对性药物,并加强含氯己定漱口液等局部抗菌措施。
4、中间普氏菌
中间普氏菌具有较强组织侵袭性,可穿透牙龈上皮屏障引发深部感染。患者常见牙龈边缘呈火红色线状充血,坏死区与健康组织分界明显。该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敏感,可选用阿莫西林胶囊联合局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5、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通过分泌牙龈素等毒力因子参与疾病进展,可导致牙龈快速坏死并向周围扩散。典型表现为溃疡表面覆盖黄褐色假膜,轻微触碰即出血。治疗需采用四环素类如米诺环素软膏配合全身支持疗法,严重者需静脉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预防坏死性龈口炎需保持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清洁,配合牙线及漱口水维护口腔卫生。营养不良者应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吸烟人群须戒烟以改善牙龈血供。急性期建议进食温凉流质食物,避免刺激性饮食。出现牙龈自发出血或溃疡持续扩大时,应及时到口腔黏膜科就诊,避免感染扩散引发更严重的颌面部间隙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