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为什么肾病患者尿多?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为什么肾病患者尿多?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肾病患者尿多可能与肾脏滤过功能异常、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渗透性利尿、激素水平紊乱、尿路感染等因素有关。肾病患者的尿量增多通常表现为夜尿频繁、尿液稀释或伴随其他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 滤过功能异常

肾小球滤过率增高时,原尿生成量增加会导致尿量增多。这种情况常见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或部分肾小球疾病,可能与高血糖引起的渗透性利尿或肾小球高灌注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症状,需通过控制血糖、血压及限制钠盐摄入进行干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等保护肾功能的药物。

2. 肾小管重吸收障碍

肾小管损伤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重吸收减少,引起尿量增加。常见于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或药物性肾损害,患者尿液比重降低且可能伴随低钾血症。治疗需纠正原发病,避免肾毒性药物,可遵医嘱使用复方α-酮酸片配合限制蛋白饮食,严重时需进行水电解质补充。

3. 渗透性利尿

血糖或血尿素氮水平升高会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糖尿病患者血糖超过肾糖阈时,葡萄糖携带水分排出形成多尿;尿毒症患者血尿素氮增高也会导致类似现象。这类患者需严格监测,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阿卡波糖片控制血糖,终末期患者需进行透析治疗清除毒素。

4. 激素调节紊乱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会影响尿液浓缩能力。中枢性尿崩症或肾性尿崩症患者因ADH缺乏或抵抗,出现持续性低比重尿。诊断需进行禁水加压试验,治疗可选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片,同时需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脱水或低钠血症的发生。

5. 尿路感染刺激

泌尿系统感染会引起尿频尿急等排尿异常。肾盂肾炎或膀胱炎时,炎症刺激导致排尿次数增多,但每次尿量可能减少。需进行尿培养后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配合三金片等中成药治疗,同时增加饮水量促进细菌排出。

肾病患者出现多尿症状时应记录24小时尿量,定期检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饮食需根据病情调整蛋白质和水分摄入,水肿患者需限制钠盐。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适度运动改善血液循环。若出现尿量突然变化或伴随水肿、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评估病情进展。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女性一上火就尿路感染是怎么回事

女性一上火就尿路感染可能与免疫力下降、饮食不当、卫生习惯不良、尿路结构特点及情绪压力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药物治疗及情绪管理等方式缓解。 1、免疫力下降:上火可能导致免疫力暂时性下降,使细菌更容易侵入尿路。建议通过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及补充维生素C等方式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2、饮食不当:辛辣、油腻食物可能刺激尿路黏膜,增加感染概率。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摄入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苹果、胡萝卜等,避免刺激性食物。 3、卫生习惯不良:不良的卫生习惯可能将细菌带入尿路。建议每日清洗外阴,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并注意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细菌传播。 4、尿路结构特点:女性尿道较短且靠近肛门,细菌更容易进入膀胱。可通过多喝水、勤排尿的方式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滞留,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治疗。 5、情绪压力:情绪波动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免疫力下降。建议通过瑜伽、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 日常护理中,女性应注重饮食均衡,避免过多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增强体质;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定期更换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多喝水,每天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促进排尿;避免长时间憋尿,减少细菌滋生机会。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