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绒毛膜癌做什么检查

|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问题描述:
绒毛膜癌做什么检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健鹏
陈健鹏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绒毛膜癌通常需要通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超声检查、病理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盆腔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确诊。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1、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是诊断绒毛膜癌的重要指标。绒毛膜癌患者血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通常会异常升高,且与肿瘤负荷相关。该检查有助于疾病诊断、疗效评估和复发监测。检查前无须空腹,但需告知医生近期是否接受过激素治疗。

2、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观察子宫和附件区的病变情况。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肌层内的异常回声团块,判断肿瘤大小、位置及浸润深度。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评估肿瘤血流情况,辅助鉴别良恶性肿瘤。检查前需排空膀胱,检查过程无创无痛。

3、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绒毛膜癌的金标准。通过刮宫或手术获取的子宫内膜或子宫肌层组织,经病理切片观察可发现滋养细胞异常增生和浸润。免疫组化染色可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表达情况。病理检查需在麻醉下进行,术后可能有轻微出血或腹痛。

4、胸部X线或CT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用于评估肺部转移情况。绒毛膜癌易发生血行转移至肺部,表现为多发结节影。胸部CT比X线更敏感,能发现早期微小转移灶。检查时需配合呼吸指令,孕妇应避免X线检查,必要时可选用磁共振替代。

5、盆腔磁共振成像

盆腔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子宫及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对于判断肿瘤侵犯范围、与周围器官的关系以及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价值。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检查时间较长且噪音较大,但无辐射风险。幽闭恐惧症患者可能需镇静剂辅助。

确诊绒毛膜癌后应积极配合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通常包括化疗、手术等综合治疗。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及影像学检查评估疗效。保持良好心态,加强营养支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治疗后应严格避孕至少1年,定期随访监测复发迹象。出现异常阴道流血、咳嗽咯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妇科肿瘤标志物三项分别代表什么

妇科肿瘤标志物三项包括CA125、HE4和ROMA指数,分别用于评估卵巢癌的风险和监测治疗效果。CA125是一种糖蛋白,在卵巢癌患者中常升高,但也可能在其他妇科疾病或非妇科疾病中出现;HE4是一种新型标志物,对卵巢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ROMA指数则结合CA125和HE4的水平,通过计算得出卵巢癌的风险评分。 1、CA125:CA125是一种广泛用于卵巢癌筛查和监测的标志物。其在卵巢癌患者中的水平通常显著升高,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良性疾病中也可能升高。CA125的检测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复发,但其单独使用时的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2、HE4:HE4是一种新型卵巢癌标志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其在卵巢癌早期即可升高,且较少受到其他良性疾病的影响。HE4的检测有助于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率,尤其与CA125联合使用时,诊断准确性更高。 3、ROMA指数:ROMA指数是通过结合CA125和HE4的水平,结合患者的绝经状态计算得出的卵巢癌风险评分。ROMA指数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卵巢癌的风险,尤其适用于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其计算方法包括对CA125和HE4的加权处理,最终得出一个风险评分,帮助医生进行临床决策。 妇科肿瘤标志物三项的检测在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复发预测中具有重要意义。CA125、HE4和ROMA指数的联合使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的可靠性,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医疗支持。 在日常护理中,建议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特别是高风险人群应关注肿瘤标志物的变化。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深色蔬菜、水果和坚果,有助于降低癌症风险。适量运动如瑜伽、慢跑等也能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