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预防针发烧是一种常见的疫苗接种反应,通常是身体免疫系统正在发挥作用的标志。该症状多为轻微且短暂,可通过物理降温、充足休息和科学用药缓解,但若高烧持续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尽早就医。
1、为什么会发烧
接种疫苗后发烧多由身体免疫系统对疫苗中的抗原物质产生反应引起。免疫系统会通过释放炎性物质作出应对,从而表现为发烧。这是预期内的轻微反应,通常无需恐慌。有些人可能对疫苗的辅料成分过敏,或者接种时正处于感染潜伏期,也会导致发热。
2、如何缓解发烧
物理降温:用温水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下等部位,帮助身体散热。忌用酒精擦拭,以免皮肤刺激。
药物辅助:若体温超过38.5℃且伴随明显不适,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同时需严格遵守剂量和服药间隔,不可擅自大量服用。
多喝水:发烧会导致体液丢失,应鼓励多饮水以避免脱水,必要时可适量添加含电解质的补充液。
3、何时需要就医
如果发烧超过48小时未缓解,或伴有严重症状如呼吸急促、剧烈咳嗽、皮疹等,需立刻就医排查,可能需按医生建议进行特殊治疗。婴儿和免疫功能不全者接种后应特别注意,根据医生的建议回院检查。
接种疫苗后少量发烧大多无需过于担心,但也提醒我们关注身体的信号。如症状加重或不适加剧,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做到有效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