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可怕吗

| 1人回答 | 9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糖尿病可怕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姚伟
姚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糖尿病需要引起重视,但通过规范管理可有效控制病情。儿童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控制。

1型糖尿病多由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不足,起病急骤且症状明显,患儿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典型表现。这类患儿必须严格监测血糖并规律注射胰岛素,避免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2型糖尿病与遗传因素和肥胖相关,起病隐匿但病程进展缓慢,早期可通过饮食调整、运动锻炼控制血糖,中后期需联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损伤等慢性并发症,影响生长发育和器官功能。

少数患儿可能出现特殊类型糖尿病,如单基因糖尿病或继发于其他疾病的糖尿病,这类情况需针对性治疗。新生儿糖尿病属于罕见类型,部分病例可通过磺脲类药物替代胰岛素治疗。无论何种类型,儿童糖尿病均需定期评估胰岛功能、糖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家长应帮助患儿建立规律的饮食作息,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每日保证适量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活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定期随访内分泌科医生,学习血糖仪和胰岛素笔的正确使用方法,记录血糖数据供医生参考。注意观察患儿有无视力模糊、手脚麻木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排查并发症。通过家庭、学校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协作,绝大多数患儿可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糖尿病性肾病能活多久

糖尿病性肾病的生存期与病情控制、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管理密切相关。通过合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 1、血糖控制:糖尿病性肾病与长期高血糖密切相关。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及药物治疗维持血糖稳定。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片500mg,每日两次、格列美脲片1mg,每日一次和胰岛素注射剂量根据血糖调整。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速肾功能损害。 2、血压管理:高血压是糖尿病性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常用降压药物包括厄贝沙坦片150mg,每日一次、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和呋塞米片20mg,每日一次。定期监测血压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 3、饮食调节:低盐、低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建议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g,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8g/kg体重以下。可选择优质蛋白来源如鸡蛋、鱼肉和豆制品,避免高盐食品如腌制类食物。 4、并发症预防:糖尿病性肾病常伴随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患者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心电图和肾功能评估。早期发现并治疗并发症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5、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对改善病情至关重要。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避免久坐和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 糖尿病性肾病患者需长期坚持治疗,定期复查肾功能、血糖和血压。通过科学饮食、适度运动和药物干预,患者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