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神科 > 精神病科

精神病患者服药后胃口变大,长胖了正常吗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精神病患者服药后胃口变大,长胖了正常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崔界峰
崔界峰 北京回龙观医院 副主任医师

精神病患者服药后胃口变大、体重增加是常见的药物反应,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现象。抗精神病药物可能通过影响下丘脑食欲调节中枢、升高血清泌乳素水平或降低代谢率等机制导致体重增加。部分药物如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等对体重影响较为明显,而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相对影响较小。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食欲亢进和体重增长主要与药物对多巴胺、组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受体的作用有关。这些药物可能干扰大脑对饱腹感的感知,延长胃排空时间,同时降低基础代谢率。临床观察显示,用药后前3个月体重增长最明显,约半数患者体重增幅超过基础体重的7%。体重增加程度存在个体差异,与药物种类、剂量、疗程以及患者基础代谢状况密切相关。

少数情况下需警惕病理性体重异常增长。若每月体重增幅超过5公斤,或伴随水肿、嗜睡、月经紊乱等症状,可能与药物引起的代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糖尿病有关。部分患者体重骤增可能诱发高血压、脂肪肝等并发症。长期使用氯氮平等药物时,需定期监测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

建议家属记录患者每日饮食量和体重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膳食结构,增加全谷物、蔬菜等低升糖指数食物。可鼓励患者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引发体位性低血压。若体重持续增长影响健康,医生可能考虑换用对代谢影响较小的药物,或联用二甲双胍等代谢调节药物。切勿自行减药或停药,以免导致精神症状复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癔症是精神病还是心理疾病

癔症是一种心理疾病,通常表现为情感、行为或感觉功能的异常,但缺乏明确的器质性病变基础。癔症的症状可能由心理因素、社会压力、个体性格特征等多种原因引起,通常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 1、心理因素:癔症的发生与个体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强烈的情绪波动、长期的心理压力或创伤性事件可能诱发癔症。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等是主要的干预手段,帮助患者调整情绪、缓解压力。 2、社会压力: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际关系中的冲突也可能导致癔症。家庭矛盾、工作压力或社会适应困难都可能成为诱因。通过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和人际关系的改善,可以有效减轻症状。 3、个体性格:某些性格特征如情感脆弱、依赖性强或过度敏感的人更容易出现癔症。针对这些性格特点,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改善情绪管理。 4、伴随症状:癔症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身体症状如瘫痪、失明等。药物治疗如抗焦虑药物如阿普唑仑0.25mg每日两次、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20mg每日一次可用于缓解相关症状。 5、治疗干预:癔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心理治疗包括个体治疗、家庭治疗等,帮助患者理解症状背后的心理机制,增强应对能力。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伴随的焦虑或抑郁症状。 饮食方面,建议患者保持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群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有助于稳定情绪。运动方面,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可以缓解压力,改善心理健康。护理方面,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应给予理解与陪伴,避免过度刺激或指责。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