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左附件区囊实性包块可能由生理性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畸胎瘤、输卵管卵巢脓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手术探查等方式明确诊断。
1、生理性囊肿:排卵后黄体未完全消退可能形成功能性囊肿,通常表现为月经后半周期出现包块,2-3个月经周期后自行消失,无须特殊治疗,定期复查超声即可。
2、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在卵巢生长形成巧克力囊肿,可能与经血逆流、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常伴随进行性痛经和不孕,可遵医嘱使用地诺孕素、戈舍瑞林等药物或腹腔镜手术。
3、畸胎瘤: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包含毛发、油脂等成分,可能与胚胎期细胞异常分化有关,超声显示包块内强回声光团,需腹腔镜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4、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感染导致输卵管卵巢化脓性病变,常与淋球菌、衣原体感染相关,表现为发热、下腹痛,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抗感染,必要时手术引流。
发现附件区包块应避免剧烈运动,完善CA125等肿瘤标志物检查,育龄女性需排除妊娠相关疾病,绝经后女性新发包块建议尽早手术评估。
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属于复方短效避孕药,主要成分为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内膜环境及宫颈黏液性状发挥避孕作用。
1、药物成分含雌二醇与环丙孕酮,雌二醇补充雌激素,环丙孕酮拮抗雄激素并调节孕激素水平。
2、避孕机制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阻止排卵,同时使子宫内膜变薄不利于受精卵着床。
3、适应症除避孕外,可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痤疮、多毛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4、注意事项血栓高风险人群禁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肝功能,避免与肝酶诱导剂联用。
建议有避孕或激素治疗需求者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服药期间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头痛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