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耳廓皮屑多手一抠就下来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耳廓皮屑多手一抠就下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立红
张立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耳廓皮屑多且易脱落可能是由皮肤干燥、脂溢性皮炎、银屑病、真菌感染或接触性皮炎等原因引起的。建议保持耳部清洁,避免频繁抓挠,并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 皮肤干燥

耳廓皮肤干燥可能与气候干燥、频繁清洁或年龄增长有关,表现为细小鳞屑脱落。日常可使用无刺激的保湿霜涂抹耳廓,避免使用碱性清洁产品。若伴随瘙痒,可遵医嘱使用尿素软膏或维生素E乳膏改善皮肤屏障功能。

2. 脂溢性皮炎

耳廓脂溢性皮炎常与马拉色菌过度增殖相关,表现为油腻性黄色鳞屑伴红斑。可能与精神压力、皮脂分泌旺盛有关。可遵医嘱使用酮康唑洗剂清洗患处,或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需避免抓挠以防继发感染。

3. 银屑病

耳廓银屑病属于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表现为银白色鳞屑及薄膜现象。可能与遗传、免疫异常相关。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泊三醇软膏或他克莫司软膏,严重者可考虑光疗。日常应减少局部摩擦刺激。

4. 真菌感染

耳廓真菌感染如体癣可导致环状脱屑斑块,多由红色毛癣菌引起。常见于湿热环境或免疫力低下人群。确诊需真菌镜检,治疗可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或特比萘芬乳膏,严重者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5. 接触性皮炎

耳廓接触性皮炎多因金属耳饰、洗发水等过敏原刺激,表现为红斑、脱屑伴灼痒。需立即停用致敏物,急性期可冷敷缓解,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口服氯雷他定片。反复发作者建议进行斑贴试验明确过敏原。

日常应注意耳部护理,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清理耳廓,清洁时选择温和无香料的洗护产品。若皮屑持续增多、伴随渗液或疼痛,需及时至皮肤科就诊。饮食上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A、B族的食物如胡萝卜、全谷物,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耳饰佩戴前应进行防过敏处理,过敏体质者优先选择医用钛钢材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儿童皮肤过敏红肿小丘疹

儿童皮肤过敏红肿小丘疹可能是接触性皮炎、湿疹或荨麻疹等疾病的表现,通常由食物过敏、环境刺激物或遗传因素引起,可通过抗组胺药物、外用激素软膏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

1、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多因皮肤直接接触过敏原导致,如金属饰品、洗涤剂或植物汁液。患儿会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密集小丘疹,伴随明显瘙痒。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配合氯雷他定糖浆口服抗过敏。家长需记录患儿近期接触物品,避免再次接触致敏物质,发作期间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搔抓。

2、特应性湿疹

特应性湿疹与遗传性过敏体质相关,常见于面部、肘窝等部位,表现为干燥脱屑的红斑基底上出现针尖大小丘疹。可能与尘螨、花粉等吸入性过敏原有关。急性渗出期可短期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配合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辅助治疗。日常需保持皮肤湿润,沐浴后立即涂抹不含香精的保湿霜,衣物选择纯棉材质。

3、荨麻疹

荨麻疹表现为突发的风团样水肿性丘疹,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但反复发作。常见诱因包括海鲜、鸡蛋等食物或病毒感染。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严重者需搭配地奈德乳膏局部涂抹。家长应观察并记录可疑致敏食物,发作期间饮食保持清淡,室温维持在22-26℃以减少皮肤刺激。

4、虫咬皮炎

蚊虫叮咬后释放的唾液蛋白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形成中央有叮咬痕迹的红色丘疹群。患儿因搔抓易继发感染,出现脓疱。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合并感染时需配合莫匹罗星软膏抗感染。户外活动前使用儿童专用驱蚊液,家中安装纱窗蚊帐等物理防蚊措施。

5、汗疱疹

汗疱疹多见于夏季,因汗液滞留导致手掌、足底出现深在性小水疱伴周围红晕。与多汗体质或镍铬金属过敏有关。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卤米松乳膏,渗出明显时用硼酸溶液湿敷。家长需督促儿童勤换吸汗棉袜,避免穿着橡胶材质鞋子,剧烈运动后及时清洁皮肤。

日常护理需注意保持儿童皮肤清洁干燥,洗澡水温不超过38℃,使用pH5.5弱酸性沐浴露。衣物床单选用透气纯棉材质并定期高温消毒。饮食上避免已知过敏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猕猴桃、草莓等水果。如皮疹持续扩散、出现发热或脓性分泌物,应立即就医排查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或特殊皮肤病。过敏体质儿童建议定期进行过敏原检测,家中常备医用冷敷贴缓解急性瘙痒症状。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