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 无精症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申家泉
申家泉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虹膜新生血管、眼压升高、视力下降、眼痛头痛、角膜水肿等。

1、虹膜新生血管

虹膜表面出现异常血管增生是本病最典型体征,早期表现为瞳孔缘细小血管网,后期可蔓延至整个虹膜表面。这些新生血管管壁脆弱易破裂,导致前房反复出血,同时会引发纤维膜收缩,造成瞳孔变形或房角粘连。患者可能伴有眼部充血、异物感等不适,需通过房角镜检查确诊。

2、眼压升高

由于新生血管阻塞房角及纤维膜形成,房水排出受阻导致眼压急剧上升,测量值常超过40mmHg。急性发作时眼球触诊坚硬如石,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长期高眼压会加速视神经萎缩,需紧急使用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控制。

3、视力下降

视功能损害呈进行性加重,早期表现为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晚期可致光感丧失。高眼压直接压迫视神经,同时视网膜缺血缺氧导致神经节细胞死亡。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见视神经纤维层变薄,视野检查显示管状视野或中心暗点。

4、眼痛头痛

急性眼压升高引发剧烈胀痛,疼痛常放射至同侧头部,夜间症状尤为明显。患者可能出现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严重时无法睁眼。这种疼痛与三叉神经受刺激有关,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静脉滴注可快速缓解症状。

5、角膜水肿

持续高眼压导致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出现基质层水肿混浊。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雾状浑浊伴后弹力层皱褶,影响前房观察。局部应用高渗葡萄糖滴眼液可暂时减轻水肿,但根本解决需控制眼压。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及暗环境停留,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日常监测视力变化,出现虹膜发红、视物变形等症状时立即就医。饮食注意低盐低脂,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眼压波动。建议每3个月进行眼压测量和眼底检查,晚期患者需考虑睫状体冷冻术等手术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眼底出血看不见东西能治好吗

眼底出血导致视力下降通常可以治疗,治疗效果与出血原因、出血量及治疗时机有关。常见原因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等,需通过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

眼底出血早期通过药物干预可能改善症状,如使用止血敏注射液促进出血吸收,口服和血明目片改善微循环,或卵磷脂络合碘片促进视网膜代谢。若出血量较大或反复发作,可能需玻璃体切割手术清除积血,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封闭出血点。黄斑区出血者还可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玻璃体内注射,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多数患者在出血吸收后视力可部分恢复,但若出血累及黄斑或病程较长,可能遗留永久性视野缺损。

存在视网膜缺血或新生血管的病例可能需多次治疗,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需每1-2个月复查,根据病情补充激光治疗。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应低于7%。部分外伤性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者,需同步处理原发疾病才能避免复发。

建议出现突发视力下降时立即避免剧烈活动,采取半卧位休息减少出血扩散。治疗期间定期监测眼压,避免摄入辛辣食物及抗凝药物。术后3个月内禁止游泳和重体力劳动,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预防感染,定期复查眼底血管造影评估恢复情况。若对侧眼健康,可通过视功能训练代偿部分视觉缺失。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