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黄疸10降不下来怎么办

| 1人回答 | 28次阅读

问题描述:
黄疸10降不下来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黄疸10降不下来可通过光疗、药物治疗、病因治疗、营养支持、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黄疸可能由胆红素代谢异常、肝胆疾病、溶血性疾病、感染、先天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光疗

蓝光照射是新生儿黄疸的常用物理治疗方法,通过特定波长光线促进胆红素分解。光疗适用于血清胆红素值持续较高的患儿,治疗期间需保护眼睛和会阴部。光疗设备包括单面蓝光箱和双面蓝光治疗仪,治疗时长根据胆红素水平动态调整。

2、药物治疗

苯巴比妥片可诱导肝酶活性促进胆红素代谢,茵栀黄口服液能利胆退黄,白蛋白注射液可结合游离胆红素。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茵栀黄口服液可能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白蛋白输注需监测过敏反应。药物治疗多作为光疗的辅助手段。

3、病因治疗

胆道闭锁需行葛西手术或肝移植,新生儿溶血病需进行免疫球蛋白治疗,败血症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病因治疗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诊断,如肝胆超声可鉴别胆道畸形,血培养能明确感染病原体。

4、营养支持

增加哺乳频率有助于促进胆红素排泄,母乳喂养不足时可补充配方奶。早产儿需特别注意热量和蛋白质摄入,必要时通过静脉营养支持。喂养时注意观察患儿吸吮力和排便情况,排便次数减少可能加重黄疸。

5、手术治疗

胆总管囊肿需行囊肿切除吻合术,胆道闭锁患儿在葛西手术无效时需肝移植。手术干预适用于解剖结构异常导致的顽固性黄疸,术前需完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等检查评估病情。术后需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变化。

黄疸持续不退需每日监测胆红素变化曲线,母乳喂养者必要时暂停母乳3天观察,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避免破损感染。注意观察有无嗜睡、拒奶等胆红素脑病先兆,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肝胆超声,根据病因调整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霉菌感染治疗期间能喝酒吗

霉菌感染治疗期间不建议饮酒。饮酒可能干扰药物疗效,增加肝脏负担,并降低身体免疫力,不利于病情恢复。 1、药物干扰:酒精可能影响抗真菌药物的代谢,降低药效。例如,服用氟康唑时饮酒可能导致药物浓度异常,影响治疗效果。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也可能与酒精发生相互作用,增加副作用风险。 2、肝脏负担: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氟康唑等主要通过肝脏代谢,酒精同样需要肝脏分解。同时摄入药物和酒精会增加肝脏负担,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甚至引发药物性肝损伤。 3、免疫力下降:酒精会抑制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身体对霉菌的抵抗力。霉菌感染本身与免疫状态密切相关,饮酒可能延缓病情恢复,甚至加重感染。 4、胃肠道刺激: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酒精同样会刺激胃黏膜,两者叠加可能加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5、病情反复:霉菌感染需要持续治疗,酒精摄入可能干扰治疗效果,导致病情反复或迁延不愈。在治疗期间保持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有助于病情恢复。 霉菌感染治疗期间,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睡眠、戒烟戒酒,有助于病情恢复。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