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普通外科

涎腺囊肿是什么病

|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问题描述:
涎腺囊肿是什么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涎腺囊肿是指涎腺导管阻塞或损伤导致唾液潴留形成的囊性病变,常见于舌下腺、腮腺等部位,属于口腔颌面部良性病变。

1、病因机制

涎腺囊肿主要因导管系统阻塞或腺体损伤引起。导管结石、炎症后瘢痕收缩可导致导管狭窄,外伤或手术可能破坏导管完整性,先天性导管发育异常也可能造成唾液排出障碍。这些因素使唾液无法正常排出,在腺体内积聚形成囊腔。

2、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为无痛性柔软肿块,表面黏膜呈淡蓝色。舌下腺囊肿位于口底时可能影响舌体运动,腮腺囊肿多出现在耳垂下方。囊肿继发感染时可出现红肿热痛,咀嚼时可能伴有胀痛感,囊肿破裂后可见黏稠液体流出。

3、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可明确囊肿大小及性质,显示为边界清晰的无回声区。CT或MRI能鉴别深部囊肿与肿瘤,细针穿刺可抽取囊液进行生化分析。唾液腺造影能显示导管系统异常,但急性炎症期禁用。需与黏液表皮样癌等恶性肿瘤进行鉴别。

4、治疗措施

小型无症状囊肿可观察随访。手术切除是根治方法,需完整摘除囊壁防止复发。对于舌下腺囊肿可采用袋形术建立引流,腮腺区手术需注意保护面神经分支。合并感染时需先控制炎症,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

5、预后护理

术后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复查排除复发。涎腺按摩有助于导管通畅,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可促进唾液分泌。出现新发肿块或持续疼痛应及时复诊。

日常应注意口腔卫生维护,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口腔,避免外伤导致腺体损伤。出现持续口腔肿块建议尽早就诊,未经治疗的囊肿可能反复感染或增大影响功能。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期随访,观察有无复发迹象,必要时进行影像学复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为什么会突然发热一会就好

突然发热一会就好可能由生理性因素、环境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反应、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改善环境、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生理性因素:剧烈运动、情绪波动或月经周期变化可能导致体温短暂升高。这类发热通常无需特殊处理,适当休息、补充水分后体温可自行恢复正常。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有助于减少此类发热的发生。 2、环境因素:高温环境或穿着过多衣物可能导致体温短暂升高。及时调整环境温度、减少衣物层数或使用风扇、空调等降温设备可迅速缓解症状。保持室内通风和适宜的温湿度有助于预防此类发热。 3、感染因素: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导致短暂发热,通常伴随咳嗽、咽痛等症状。轻症感染可通过多休息、多饮水缓解,必要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次,每日3次或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次,每日2次退热。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4、免疫反应:过敏反应或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短暂发热。这类发热通常持续数小时至一天,可通过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次,每日1次缓解过敏症状,或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 5、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癫痫药可能引起药物热。若怀疑药物导致发热,需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并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抗病能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清洁,有助于预防感染性疾病。若发热频繁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